方孝孺
【注释】 ①承宜:人名。隐友兄:隐士的哥哥,即作者的朋友。②溪沙:溪边沙地。③同寻:一起寻找。④明时:指贤明的时代,这里泛指有作为的统治者。⑤文惭:因文采而感到惭愧。⑥拨遣:排遣、打发。流霞:指云霞。⑦拨遣:排遣、打发。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与一位隐士及其兄长告别的情景。首联写携友踏溪沙,同寻隐者家;颔联写雨多知损麦,土暖喜宜瓜;颈联写身愿明时弃,文惭世俗夸;尾联写旅怀难一笑,拨遣付流霞。
注释 承宜隐友兄同还精舍赋短律五首为别其三: 于世吾何补,论心子最知。 叫阍他日恨,感事百年悲。 地主能投辖,天闲幸脱羁。 谈经深夜坐,凉月在清池。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与友人的离别之作。前二句写自己与世无补,朋友之间心意相通,相知甚深;后二句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之情。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深深的思念和不舍之情
岁暮寄王修德先生 其一 岁月即将流逝,寒冬中花儿悄然绽放。 冬去春来,万物生机勃发;冰封水面,留下痕迹。 学问朴实,但经济能力欠缺,居所贫寒,无法进行讨论。 将一生的心愿付之一笑,任凭世事变迁。 注释: 1. 杪岁:指年末。 2. 寒花:指冬天的花朵。 3. 律回:律是指四季更替的规律,回是指回归,春天的到来。 4. 朴学:朴素的学问。 5. 经济:经济能力或财富。 6. 穷居:居住条件差。
岁暮寄王修德先生 其二 长啸茅斋窄,清谈酒盏空。 天寒炉擅宠,岁恶甑无功。 计拙居鸠上,身癯讶鹤同。 灯花笑愁绝,故向夜窗红。 注释:我独自在狭小的茅草屋中长啸,清谈之后只剩下空空的酒盏。天气寒冷时,取暖用的火炉格外受到宠爱;而一年将尽之时,却连蒸饭的瓦罐也失去了功效。我的计谋笨拙,还不如一只栖息在窝中的小鸟;身体消瘦,甚至让人怀疑是不是那只与鹤同住的仙鹤。我笑着对灯芯说
这首诗是作者对友人的一首赠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释义及赏析: 混俗非真隐,深居学避嚣。 这句诗的意思是说,虽然表面上看似在世俗中隐居,但内心深处仍然渴望远离喧嚣。诗人通过“混俗”和“深居”两个词组,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看云山映竹,坐石水通潮。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诗人坐在石头上,看着云朵飘过山峦,山中的竹子随风摇曳,流水潺潺
释义: 草没阶前石,云连户外山。 位居人下拙,身在病中闲。 出处多难事,逢迎有瘦颜。 仰看双白鹤,暮向远林还。 译文: 草没阶前石,云连户外山。 身处高位却不善言辞,身体不适却闲居无聊。 世事多变充满艰难,讨好别人却让自己憔悴。 仰望天空双白鹤高飞,夕阳西下归入远方山林。 注释: - 阶前石:台阶前的石头。 - 外山:指远处的山。 - 拙:不善言辞、不聪明。 - 身在病中闲
这首诗是作者对一位隐居在南山的好友的问候。诗中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友人隐居生活的赞美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世俗纷扰的厌倦以及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首句“闻说幽居僻”,意思是听说朋友住的地方偏僻幽静。这里的“幽居”指的是隐居的生活状态,而“僻”表示偏僻、远离尘世的意思。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住所位置的好奇和向往。 第二句“仙鬟翠崦南”,形容山峦如美女的发髻,颜色翠绿,位于南山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曲径潜通市,高墉远背村。 - 注释:“曲径”指的是弯曲的小道,“高墉”指的是高大的围墙。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荒凉的画面,小道蜿蜒曲折地通向市集,而高墙则远远地背对着村落。这种景象给人一种远离尘嚣、宁静致远的感觉。 - 赏析: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曲径和高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世俗喧嚣的排斥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其赏析: 1. 一室才函丈,何缘号万间。 - 释义:一室(指一间小屋)才宽约一丈,为何说它有一万间那么大? - 赏析:诗人以反问的手法表达了他对狭小空间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他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在诗中,“万间”象征着无限的可能性和空间的广阔,而“一室”则代表着有限的现实。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 2. 静中存太极
译文: 野性便时弃,虚名耻世闻。 目缘多虑暗,志为好奇分。 傍日翻书卷,临池写练裙。 思君同雅兴,搔首诵停云。 注释: - 野性便时弃,虚名耻世闻:指摒弃世俗的名利欲望,追求自然本性和真实价值。 - 目缘多虑暗,志为好奇分:形容目光因过度忧虑而昏暗,意志为追求新奇事物而分散。 - 傍日翻书卷,临池写练裙:形容在阳光明媚的时候翻阅书籍,或在池塘边练习书写练裙的动作。 - 思君同雅兴,搔首诵停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