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
明浙江宁海人,字希直,一字希古。 宋濂弟子,尽得其学。 洪武二十五年召至京,除汉中府教授,与诸生讲学不倦。 蜀献王闻其贤,聘为世子师,名其屋为“正学”,学者因称正学先生。 建文帝即位,召为侍讲学士。 修《太祖实录》,为总裁。 燕王朱棣起兵入南京,自称效法周公辅成王,召使起草诏书。 孝孺怒问“成王安在?”并掷笔于地,坚不奉命。 遂被磔于市,宗族亲友弟子十族数百人受牵连被杀。 有《逊志斋集》。
春和 其三
慨余徒就老,羡子早驰名。 幽谷迁莺语,九皋孤鹤声。 课蒙聊给膳,教子力勤耕。 身世相忘久,山猿总不惊。
春和 其二
山深诸藏殖,海广百川归。 材蓄廊庙器,文张锦绣机。 鱼龙将远化,凫鹤漫齐飞。 为爱贤名久,人间万事非。
春和 其一
幽人游涧谷,芳誉动京华。 暂食高山蕨,终簪上苑花。 醉歌辞激烈,老态影欹斜。 愿得万间厦,转为寒士家。
道中遇卢先生
先生独无虑,作客竟忘归。 谩把诗书阅,宁知世事非。 秋风吹落雁,江树隐斜晖。 少立桥边路,相思恨久违。
谢群公送别
贱士何须送,群公不世情。 听鸡朝谒后,并马出郊行。 心恋金门远,身依玉树荣。 愁来今夜月,两地向谁明。
送郑履顺 其二
学是千秋事,文非一艺卑。 古来传道术,谁免假言辞。 鲁史三王政,周官百世规。 知君美才气,慎勿负深期。
送郑履顺 其一
病卧思亲友,几人能见过。 天寒念我至,风义觉君多。 取士周三物,论才鲁四科。 相期曾闵上,岁月莫蹉跎。
过北山翁
避世惭无术,忘年赖有翁。 山中九日后,花下一尊同。 江迥宜秋色,林疏怯晚风。 放怀甘取醉,舍此更谁从。
代菊答
生意本天得,无人亦自芳。 但能娱晚节,何必媚重阳。 服食多延寿,风霜独擅场。 秪应夷皓辈,心迹可相忘。
寄童伯礼 其二
黍肉屡来馈,寸心殊自怜。 伤廉增我过,尚德贵君贤。 握臂知身瘦,捐书待病痊。 每怀徐孺子,衰世道能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