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
```text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夜宴经柏谷,朝游出杜原。 终藉叔孙礼,方知皇帝尊。 ``` 注释与赏析: 1. 受降临轵道,争长趣鸿门: - 这句话表达了西汉初年刘邦与项羽争夺天下的情景。在诗中,“受降”指的是接受汉王刘邦的投降,这是结束楚汉战争后的重要事件。而“争长趣鸿门”则描绘了刘邦急于向项羽展示其权威的场景。 2.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 -
【注释】: 郊庙歌辞:指在皇帝到宗庙祭祀时,所唱颂扬祖宗功德的歌曲。 八音:指古代的八种乐器。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奏:演奏。 三献毕陈:指三次献祭完毕,陈列于面前。 宝祚:指帝王的国运。祚,皇位。 惟永:只有永远。 晖光:日光。新:更新。 赏析: 这是一首《郊庙歌辞》诗。全诗四句,每句七字,押韵整齐,节奏鲜明,铿锵有致。前两句写音乐演奏完毕,皇帝三次献祭完毕,将祭品摆到面前
【注释】: 郊庙歌辞五郊乐章黄帝宫音:这是祭祀天地、祖先的乐曲。黄中正位,含章居贞:黄色是帝王之色,象征皇权;“正”和“贞”都指正直、纯洁,这里用来表示皇权的纯正。既长六律,兼和五声:“六律”即六个音律,古代音乐用十二律来表示音高;“五声”指宫、商、角、徵、羽五声音阶。“长”即调准。兼和五声,指同时调准六个音律,使之协调一致。毕陈万舞,乃荐斯牲:舞蹈结束,陈列牺牲。神其下降,永祚休平:神灵降临
【注释】 奉:敬献,进上。正日:指天子。临朝:在朝廷处理政事。应诏:接受皇帝的召见。百灵:指众多的神灵。轩后:指黄帝轩辕氏,相传轩辕氏为炎黄子孙的首领。万国会涂山:指众神聚集于涂山(传说为黄帝会合天下诸侯的地方)。今睿哲:指当代圣明的君主。迈古:超越古代。光前:照耀前人。声教:恩德教化。溢:充满。四海:指全国各地。朝宗:指各地官员来京朝觐。锵洋:形容玉佩的声音清脆悦耳。鸣玉佩:指佩戴玉佩。灼烁
【注释】首夏:初夏。杪秋:深秋。蓬莱阁:传说中的仙山,这里借指故里。日夕:傍晚。坐沦:沦没,凋零。式微歌:悲歌。 【赏析】此诗作于元和九年(814)秋天诗人离京赴江陵时。诗中抒写了诗人在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和怀乡之情。首句起得突兀,“别京辅”,说明作者离别京城已久。次句点出时间,说明是秋天了。第三句写诗人滞留三河之地。第四句写自己思乡心切,日夕难忘。五六句写秋风萧瑟,草木凋零的景象
【注释】 五郊:帝王在郊外举行的祭祀活动,每年春秋两季各一次。 白帝:古代神话中的西方主神,这里指秋天。 璿仪:北斗七星中的一颗星,即玉衡星。 气爽:天气清爽宜人。 缇籥(tí yuè):古代乐器,形似笛而长,用竹制作。 玉吕:古代乐律十二律之一,相当于现代的“蕤宾”(音yī bīn)。灰飞:指天边的云彩随风飘散的景象。素商:白色的商声,这里指商音,古代五声音阶之一,相当于现代的“无射”。
【注释】五郊:古代帝王为祈求五谷丰登而祭天地的场所。朱干:红色木棒;玉戚:镶玉石的剑。行:演奏乐曲。七德:指礼、义、廉、耻四德,后引申为封建道德中的七个方面。九功:指治水、播种、收获三个农事活动以及教育、军事、司法、祭祀、工虞六项政务和工程。穰穰:众多的样子。 【赏析】此诗描绘了皇帝亲自参加祭祀天地的活动盛况。首二句写乐章的开始演奏,用“朱干”“玉戚”象征乐器的颜色与质地
肃肃清祀,烝烝孝思。 荐享昭备,虔恭在兹。 雍歌撤俎,祝嘏陈辞。 用光武志,永固鸿基。
于穆清庙,聿脩严祀。 四县载陈,三献斯止。 笾豆撤荐,人祗介祉。 神惟格思,锡祚不已。
周穆王季,晋美帝文。 明明盛德,穆穆齐芬。 藏用四履,屈道参分。 铿锵钟石,载纪鸿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