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熙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暨。 洪武四年,以荐授睢州同知,有惠政,命行知州事。 时御史奉命搜旧军籍,滥入睢民近千人,迫熙追送。 熙以州已无军籍辞,并称“今民且散走,独有同知在,请以充役”。 御史乃止。 后卒官,贫不能葬。 吏民挽哭者塞道。 生卒年:?-
清代卢熙《挽张百熙联》释义
诗句 - 际东亚过渡时机,釐定学制,培育人材,强汉应为元功首:此句描述了在东亚过渡的关键时期,制定教育制度并培养人才,以加强汉族的主导地位。 - 作本朝进步党长,淹贯中西,调和新旧,论古稀逢旷世才: 此句表达了作者作为本朝的进步党领袖,精通中西文化,调和新旧观念,并在高龄时遇到了一位杰出的人物。 译文 在东亚过渡的重要时刻,我们厘定了教育制度并培养了人才,以强化汉族的地位;
公暨,原名卢熙,清代诗人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暨。 洪武四年,以荐授睢州同知,有惠政,命行知州事。 时御史奉命搜旧军籍,滥入睢民近千人,迫熙追送。 熙以州已无军籍辞,并称“今民且散走,独有同知在,请以充役”。 御史乃止。 后卒官,贫不能葬。 吏民挽哭者塞道。 生卒年:?-
卢熙
明苏州府昆山人,字公暨。 洪武四年,以荐授睢州同知,有惠政,命行知州事。 时御史奉命搜旧军籍,滥入睢民近千人,迫熙追送。 熙以州已无军籍辞,并称“今民且散走,独有同知在,请以充役”。 御史乃止。 后卒官,贫不能葬。 吏民挽哭者塞道。 生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