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绎
半路溪 相逢半路溪,隔溪犹不渡。 注释:在半路的溪边相遇,虽然隔着溪水但仍然不渡河。 译文:在一条半路上的溪边,我们偶然相遇,虽然隔着溪水但是依然选择不渡过去。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半路上偶遇心仪之人的场景。虽然隔溪而立,但诗人并未选择放弃,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决心。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坚定与执着,也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望望判知是,翩翩识行步。 注释
紫骝马 长安美少年,指的是在长安(今西安)长大的英俊少年。紫骝,是骏马的名字,这里指代的是一匹紫色的骏马。 金络铁连钱:金络,指的是马匹身上装饰着金色的络子。铁连钱,指的是马匹身上的铜质马衔,形状像连在一起的钱币,用来固定马鞍和缰绳。 宛转青丝鞚:宛转,意味着马儿在奔跑时的姿态优美,好像在空中旋转一样。青丝鞚,指的是用青色的丝带制成的马笼头,通常用于贵重的马匹。 照耀珊瑚鞭:珊瑚鞭
诗句: 1. 朔方寒气重,胡关饶苦雾。 2. 白雪昼凝山,黄云宿埋树。 3. 连翩行役子,终朝征马驱。 4. 试上金微山,还看玉关路。 译文: 1. 北方的寒冷天气和浓厚的雾气使得边疆的胡人关口充满了苦雾。 2. 白雪皑皑地覆盖着山脉,黄云笼罩在树木之下。 3. 忙碌的行者们整日骑马征战。 4. 尝试登上金微山,再次欣赏玉石关路的美景。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北方边塞的荒凉与壮阔
飞来双白鹤 紫盖学仙成,能令吴市倾。 逐舞随疏节,闻琴应别声。 集田遥赴影,隔雾近相鸣。 时从洛浦渡,飞向辽东城。 注释:这两句诗描述了一对白鹤从远方飞来,它们在天空中自由翱翔,仿佛是在学习飞行技巧。 赏析:这两句诗描绘了一对白鹤在天空中翱翔的壮丽景象,展现了自然界中的和谐与美好。诗人通过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紫盖学仙成,能令吴市倾。 逐舞随疏节,闻琴应别声。 注释
长歌行 当垆擅旨酒,一卮堪十千。 无劳蜀山铸,扶受采金钱。 人生行乐尔,何处不留连。 朝为洛生咏,夕作据梧眠。 从兹忘物我,优游得自然。 注释: 1. 当垆擅旨酒:指善于酿酒的人(当垆者)擅长酿造美酒。擅,通“善”。 2. 一卮堪十千:意思是说一壶酒值十千钱。卮,古代量酒器,一卮即一壶。 3. 无劳蜀山铸:不需要去蜀地铸剑。蜀山,泛指蜀地,指代剑。 4. 扶受采金钱:接受别人的贿赂和金钱。 5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先要读懂诗中写了什么,然后再进行赏析。 【答案】 东汉著名才女,汉成帝的宠妃。她美貌聪慧,善文辞,有“一代词宗”之称。这首诗是班婕妤被赵飞燕谗言谮害,失宠后的作品。第一句“婕妤初选入”,写班姬入宫为贵人。第二句“含媚向罗帏”,“含媚”即含情,“罗帏”指绣有花纹的帷帐,这是写她的情态。第三句“何言飞燕宠”,写赵飞燕受宠,而自己却遭嫉妒、排挤
陇头水 注释与赏析:- 陇头(lǒng tóu):指在陇山之南,古代用以泛指北方地区。 - 衔悲别陇头:形容离别时悲伤的心情。 - 关路漫悠悠:指道路漫长而艰难。 - 故乡迷远近:指对家乡的思念,感觉既近又远。 - 征人分去留:描述行者在离别时的犹豫不决。 - 沙飞晓成幕,海气旦如楼:形容早晨沙漠上的风如同帐幕一般,海面上的气息仿佛高楼。 - 欲识秦川处,陇水向东流:表达了想要寻找到故乡的愿望
春别应令 其一 昆明夜月光如练,上林朝花色如霰。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 译文:昆明的夜晚月光如白练般明亮,上林的早晨花朵如同雪花般飘落。在花朝月夜的春光中,我的内心充满了对爱情的期待和思念,谁能忍受这种相思之情而不与爱人相见呢? 注释:昆明,地名,古代指今云南省昆明市一带。练,一种细绢。霰,像雪一样的冰雹,这里指上林的花像雪一样。花朝月夜,指花开的日子。动春心,触动了春天的心绪。谁忍
折杨柳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山似莲花艳,流如明月光。 寒夜猿声彻,游子泪沾裳。 诗句释义: 1. 巫山巫峡长,垂柳复垂杨。 - 巫山和巫峡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地理名称,这里指代了长江三峡一带的美丽景色。 - 垂柳和垂杨都是柳树的一种,它们生长在水边,随着水的流动而摇曳生姿。 2. 同心且同折,故人怀故乡。 - 表达了一种情感的共鸣,即作者与远方的朋友虽然心意相通
春赋 洛阳小苑之西,长安大道之东。 苔染池而尽绿,桃含山而并红。 露沾枝而重叶,纲萦花而曳风。 注释: 1. 洛阳小苑之西,长安大道之东 - 描述了诗中的地点,即洛阳的小苑位于西方,长安的大道位于东方。 2. 苔染池而尽绿 - 描绘了春天到来时,池塘上的苔藓已经变得鲜绿。 3. 桃含山而并红 - 描述了春天桃花盛开,与周围的山峦相映成趣。 4. 露沾枝而重叶,纲萦花而曳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