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涉
《送颜觉赴举》是唐代诗人李涉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通过描绘颜子才华横溢,与荆山玉相媲美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即将参加科举考试的祝福和对其才华的认可。以下是对该诗逐句释义: 1. 首句释义:颜子将才能应四科,料量时辈更谁过。 - “颜子”指的是颜觉(作者的朋友),这里代指颜觉本人。 - “将才”表示拥有出众的能力或才华。 - “应四科”意味着能够应对并展示自己的能力。 -
【注释】 题:题诗。五松驿:在今安徽歙县西南二十里。 苍苍:茂盛的样子。 此中:指松树的苍翠。言:语助词,无义。 应:应当,或许。 命:命运或生命。 松树:指五松。 秦封:秦代曾封五松为大夫。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游览五松驿时写的。“云木苍苍数万株”,描写了五松驿周围茂密的树林,树木苍翠,枝叶茂盛。这一句诗描绘出一幅优美的自然风光画面,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自然之中。
注释:朔方的忠诚和义气,在旧时就已经传开了。这些忠诚和义气的根基,都是来自那个叫做"邠州"的地方。 今日的兵符终于归到了上将手上,那些曾经用来迷惑敌人的妖言不再出现。 赏析:这是一首赞美边关将士的诗。首句“朔方忠义旧来闻”,点明了主题——歌颂边疆将士的忠诚和义气;次句“尽是邠城父子军”,则具体指出了这种忠诚和义气的来源——那是来自“邠州”的将士们。这里的“邠州”,并非指某个特定的地名
注释: 斑竹林边有古祠,鸟啼花发尽堪悲。 当时惆怅同今日,南北行人可得知。 赏析: 这首诗以湘妃庙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往事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斑竹林边有古祠”,描绘了一幅斑竹环绕、古祠矗立的景象。斑竹,又称湘妃竹,是湖南的象征之一,其枝叶繁茂,翠绿欲滴,象征着坚韧和高洁。古祠则代表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传承,两者相映成趣
赠长安小主人的注释: 上清真子玉童颜,花态娇羞月思闲。 上清是道教的最高天宫,真子玉童就是玉皇大帝的使者,他们长着童颜和仙风道骨。玉童颜指的是神仙的容貌,花态娇羞是指花朵娇媚羞涩,月思闲则是指月亮的悠闲自在。 仙路迷人应有术,桃源不必在深山。 仙路是指通往仙人的道路,迷人是有诱惑人的本领,应有术是指需要掌握某种技巧。桃源是指在桃花源中的仙境,不必在深山里是因为那里并不存在真正的桃花源
【注释】邠州:指唐代的凤翔府(今陕西宝鸡),是当时著名的节度使驻地。词献:即词臣,指文官。尚书:指高崇文,曾任凤翔节度使,封陇西郡公。威声:指威风和声望。卫霍: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的并称,这里借以指代高崇文。元平:平定。蜀:指五代时前蜀主王建,这里借以指唐僖宗。 【赏析】《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是晚唐诗人罗隐的组诗作品。此诗为第二首,作者通过歌颂高崇文的功绩,表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诗名:哭田布 魏师临阵却抽营,谁管豺狼作信兵。 纵使将军能伏剑,何人岛上哭田横。 注释: 1. 魏师:指的是唐朝的军队。 2. 临阵倒抽营:意思是在战斗前突然撤退或放弃阵地。 3. 豺狼:形容凶残的敌人。 4. 信兵:指用来欺骗的士兵或武器。 5. 伏剑:自刎。 6. 何人:疑问词,表示哪里。 7. 岛:这里指荒凉的海岛。 8. 田横:战国时期著名的齐国忠臣,后被秦所迫,自杀于岛中。
注释: 谢家为郡确实风流,画得青山寄给楚囚。 惊起草堂寒气晚,海阳潮水到床头。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连州时所作。《旧唐书·刘禹锡传》中称:“刘禹锡……擢进士第,调饶州蒙溪令。以丁父忧去职。服除,补国子监博士。转连州刺史。”此诗就是作者在任连州刺史时写给友人的。 首句“谢家为郡实风流”,意谓谢氏家族所担任的官职实在有风度。谢氏家族世代为官,其家族中人都是才学兼优、风度翩翩的。这里
注释: 1. 谴谪康州先寄弟渤:被贬谪到康州(今属湖北),先将家书寄给弟弟李渤。 2. 唯将直道信苍苍,可料无名抵宪章:只有坚守正直的品格才能得到苍天的信任,我虽然默默无闻但却能与法律相抗衡。 3. 阴骘却应先有谓,已交鸿雁早随阳:阴间的善恶报应应该早已有了定数,就像鸿雁早早地随着太阳飞翔。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被贬为康州知州期间写给弟弟的信。全诗充满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对命运的不屈不挠。
``` 山花 六出花开赤玉盘,当中红湿耐春寒。 长安若在五侯宅,谁肯将钱买牡丹。 译文: 那六朵花朵绽放如红色玉盘般美丽,中间部分鲜红湿润,能够承受春天的寒冷。如果长安城中有王公贵族的府邸,谁会愿意花钱买牡丹呢?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比山村野花与都市中名贵的牡丹,表达了诗人对山花的赞美以及对社会现象的不满。诗中的“山花”被赋予了高尚的品质和坚韧的生命力,即使在恶劣的条件下也依然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