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金清
得失无心心自安,板桥杨柳草堂宽。 世间多少清开镜,偏向溪山画里看。 注释 - 得失无心心自安:面对生活中的得失与成败,诗人没有执着于个人的得失,心境因此变得宁静自在。这里的“无心”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事的超然态度,他的内心不受外界纷扰的影响,保持一种平和的状态。 - 板桥杨柳草堂宽:诗人在板桥上看到的杨柳随风摇曳的景象,以及草堂旁宽敞舒适的环境,都给人一种宁静、宽广的感受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下面是诗句和翻译: 1. 水调歌头 2. 俗尘飞难倒,万壑树参天。 3. 忽见寒林落尽,时序易推迁。 4. 可惜出山泉浊,怎知孤云野鹤,栖处独高寒。 5. 赖我无心物,伴我此身闲。 6. 携筇杖,着芒履,上峰巅。 7. 松风石径,昂首常自耸吟肩。 8. 休问世间离乱,哪记古今月日,名利两无缘。 9. 但愿得长生,不老即神仙。 译文: 1.
南浦 绿树正阴浓,鸟啼来、恰是烟村破晓。 新雨洗林峦,花落去、还剩残红难扫。 野桥断浦,堤边闲系扁舟小。 回首春归曾未久,依旧天涯芳草。 云开露出青山,水迢迢、楚尾吴头不了。 游倦意阑珊,江乡路、犹忆哪时能到。 余情渺渺,辞荣高蹈如今悄。 注释: - 南浦:南面的水滨或渡口。 - 绿树正阴浓:树木葱笼的景色正浓密。 - 鸟啼来:鸟儿鸣叫的声音。 - 烟村:雾气笼罩的村庄。 - 新雨洗林峦
【诗句释义】: 题刘翙梧帐檐山水三首 其三 莲幕风情客梦幽,思归万里路悠悠。 九嶷烟雨潇湘月,收入丹青好卧游。 注释: - 莲幕:即指帐篷。 - 风情:指风土人情。 - 客梦幽:客居他乡的梦境。 - 思归:想回家乡。 - 万里路:形容离家遥远。 - 九嶷:山名。 - 潇湘:水名。 - 丹青:绘画。 - 卧游:在画中游览,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诗人在异乡思念故乡的作品
【注释】 刘翙:即刘禹锡,唐代文学家,曾任苏州刺史。 苍翠:青翠。 充峦:满山。 湿未干:湿润未干。 涧:山间的水沟。 扶筇:拄着拐杖。筇,竹制的手杖。 溪桥:在溪边的桥。 夕照:傍晚的余晖。残:指日落之后,光线微弱。 赏析: 《题刘翔梧帐檐山水三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在苏州任刺史时所作的一组诗,共三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一首。这首诗描写了刘禹锡在苏州任职期间,游赏苏州名胜古迹的情景
【解析】 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把握和理解。本题要求学生在理解全诗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提示来回答问题。首先要认真阅读诗词,理解诗意;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诗句的内容来回答问题。如“咫尺画”指的是一幅画,“画里似吾家”的意思是画中的景色如同我的家园一样熟悉,亲切;“蟹舍鱼庄烟树外,片帆风送去天涯”的意思是画中的景物都是烟树之外,一叶小帆随风远去,似乎已经到达了天边
雨留茅店宿,晴渡太行西。 暮霭连村落,浮泥滑马蹄。 开窑新土屋,塌岸古河堤。 客路行人少,千山尚鼓鼙。
名句推唐代,荒凉俎豆新。 三间空屋宇,千古一诗人。 下马悲陈迹,登堂悟宿因。 吟魂今在否,我亦乱离身。
风急能飞石,天低不碍山。 眼宽星宿海,心远玉门关。 春色旌旗动,斜阳壁垒殷。 三军将罢戍,会唱大刀环。
半老中原客,频经古战场。 征夫愁路远,疲马怯鞭长。 妙算争棋局,雄心看剑芒。 长歌中夜起,星斗满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