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準
【注释】 暇日:闲日,闲暇的日子。其二:这是第二首诗。邮亭:驿站。落日:夕阳。飞絮:指随风飘散的柳絮,也形容春天的景象。琵琶音重:即“琵琶声重”,指琵琶音乐的回响。江春暮:指暮春江上景色。梅雨:初夏江淮地区的阴雨天气。暝:傍晚。村树:村落里的树木。 【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写诗人在旅途中看到春日景色,触景生情,感怀身世,抒发了对故乡、亲人和美好生活的思念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词语言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格式要求: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给必要的关键词加上注释,末尾附上赏析”,然后根据题干分析理解题干的要求。本题要求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那么在翻译的时候,一定要保证诗句的意思与译文一致。 【答案】 (一)注释 新蝉:初鸣的知了。寂寂:寂静无声。槐雨乍晴:槐树刚刚停雨。高枝:树梢。微带
注释:听说杜宇鸟,它的叫声如同人啼哭;我曾在深深的冤仇中无法洗清,长年累月地在江上悲鸣,直到青春逝去。雨停后平林之上,落日余晖洒满大地,我不禁感到万分愁苦,心中充满哀怨。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悼亡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痛和无奈。首句以景起兴,通过描绘“闻杜宇”的场景,引出诗人心中的哀伤之情;二、三两句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愤和无奈;最后一句则是对全诗的总结和升华
繁花昨夜香苞裂,露裛风吹照野时。 注释:昨晚的花朵因为香气四溢而裂开,露水沾湿了花瓣,被风吹拂在野外的时候。 能与离人添怅望,一时留与子规啼。 注释:这美丽的花能增添离别之人的惆怅,让那杜鹃鸟儿的叫声在耳边响起
【注释】 雾山寺:指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在浙江天台县东北。 青红:青翠的树木。 枕:依着。 斗柄:北斗七星。北斗七星形似斗,柄指斗柄,即斗杓。 啼鸟:黄莺等鸣叫的小鸟。 落花:飘落的花瓣。 半桥霜月光相照:指月华与秋霜交相映衬,使溪上的月亮更显得皎洁明亮。 松烟色未齐:指松林间烟雾缭绕,颜色尚未混合均匀。 香云:指云雾。 绕轮蹄:指车驾行至雾山寺,云雾环绕车轮。 【译文】 青红楼殿依山傍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追思柳恽汀洲之咏尚有遗妍因 书一绝”,然后结合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进行具体的分析,最后指出诗句运用了哪些手法,表达出了什么效果,最后进行简要的总结即可。 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是诗人追忆自己与柳恽在汀洲的游赏情景而作的一首抒情诗。诗中“烟波”“日落”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宁静、凄冷的氛围。其次,从结构上来看
注释: 伍年重到进公院,物态人情尽不同。 五年后重返进公院,所见之物、所感之情皆与以往大不相同。 唯有寒柽暗秋色,依然蝉噪夕阳中。 只有那株孤傲的寒木依然笼罩着秋天的萧瑟,而那蝉儿仍在夕阳下鸣叫。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重游进公院时所作,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情的变化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下生活的感慨。 首句“伍年重到进公院”
诗句释义: 1. 初夏雨中 - 描述了季节是初夏,雨中的情景。 2. 绿树新阴暗井桐 - 描述初夏的绿色树木和阴井中的梧桐树。 3. 杂英当砌坠疏红 - 描述了各种野花散落在地面上,像稀疏的红色落下。 4. 重门寂寂经初夏 - 描述了沉重的大门在初夏时显得安静而空旷。 5. 尽日垂帘细雨中 - 描述了整天都在下细雨,所以一直拉上窗帘。 译文: 初夏时节,新绿的树木覆盖着阴暗的井口
注释: 南阳帝指的是唐玄宗,东君是春天的主宰者,造化奇是指大自然的神奇造化。装成蝴蝶满纤枝指花枝上布满了蝴蝶。粉融轻翅攒花蕊指花瓣融化了,翅膀轻轻聚集了花蕊。疑是寻芳未去时意指怀疑这是在寻找美好的东西还没有离开的时候。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诗中的“东君”指的是春天的主宰者,也就是大自然的创造者。诗人通过描绘出美丽的蝴蝶花,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首句“堪赏东君造化奇”
这首诗是写给许虞部的,表达了作者对广南地区的美好向往和对自己官职地位的期待。 寄献广南许虞部 南国江山五十州,星郎从此播芳猷。 诗穷雅道皆清唱,官重名曹未白头。 望断蛮村烟树远,吟残岭月海风秋。 三年政满迎丹诏,谏署重膺仄席求。 【注释】 1. 南国江山五十州:指广南地区的壮丽山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 2. 星郎:指诗人自己,因为“星郎”在古代常被用来形容有才华的人。 3. 播芳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