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昌
【注释】 挽袁保恒联:挽,哀悼。袁保恒,字公达,号养斋,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民望慰云霓,从兹四野归耕”,指人民对袁的怀念;“公若有灵应瞑目”,指他如果还在世一定会欣慰地闭眼;“儒林重山斗,最是一时仰止”,指他的学识和道德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士惟知己倍伤心”,指那些与他交过朋友的人对他的死非常悲痛。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袁保恒的悼亡诗。全诗以悲壮的情感抒写了对袁氏的崇敬和对其去世的哀思。
【注释】 贺陈继昌:即贺进士,是元末明初的文学家。 高祖当朝一品:高祖,指皇帝的父亲。一品,指最高的官阶。 文孙:指贺进士的儿子。 第三元:科举考试中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赏析】 这首诗是祝贺贺进士中三元的,其中“高祖”指的是皇帝,“文孙”是指贺进士的儿子,而“第三元”则是指科举考试中的第三名。全诗通过赞美贺进士及其子,来表达诗人对其才学的钦佩之情和对其成就的祝贺
高祖当朝一品;文孙及第三元。
民望慰云霓,从兹四野归耕,公若有灵应瞑目; 儒林重山斗,最是一时仰止,士惟知己倍伤心。
陈继昌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朝时期的官员和学者。以下是关于陈继昌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陈继昌,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广西临桂人。他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陈继昌自幼聪明,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不少诗词,并作过不少对联,还用对联救过人,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2. 科举历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了状元
陈继昌并非清代诗人,而是清朝时期的官员和学者。以下是关于陈继昌的详细介绍: 1. 生平背景:陈继昌,原名守睿,字哲臣,号莲史,广西临桂人。他生于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卒于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陈继昌自幼聪明,年轻的时候就写过不少诗词,并作过不少对联,还用对联救过人,深得老百姓的喜爱。 2. 科举历程: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陈继昌以第一名的成绩中了状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