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望慰云霓,从兹四野归耕,公若有灵应瞑目;
儒林重山斗,最是一时仰止,士惟知己倍伤心。
【注释】
挽袁保恒联:挽,哀悼。袁保恒,字公达,号养斋,明代文学家、史学家。“民望慰云霓,从兹四野归耕”,指人民对袁的怀念;“公若有灵应瞑目”,指他如果还在世一定会欣慰地闭眼;“儒林重山斗,最是一时仰止”,指他的学识和道德在学术界有极高的声望;“士惟知己倍伤心”,指那些与他交过朋友的人对他的死非常悲痛。
【赏析】
这是一首吊唁袁保恒的悼亡诗。全诗以悲壮的情感抒写了对袁氏的崇敬和对其去世的哀思。
首联“民望慰云霓,从兹四野归耕。”意思是说,人们思念袁保恒就像仰望云霓一样,从现在开始,田野上将再也没有人耕种了。诗人用夸张手法来表达对袁的敬慕之情。
颔联“儒林重山斗,最是一时仰止。”“儒林”泛指读书人的聚集之地,“山斗”是比喻。袁氏学问渊深,在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所以人们都把他看作学习的榜样。“最是一时仰止”,说明当时人们对袁的敬仰之情。
颈联“士惟知己倍伤心。”“知心”在这里是知己的意思。袁氏虽然去世了,但那些与他交往过的人们却非常悲伤。因为袁氏在他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失去了一位知己。
这首诗表达了对袁氏深厚的感情和对其去世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