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
《题醉学士》的原文如下: 天上归来老集英,醉中岁月漫峥嵘。 先生不是高阳侣,自笑三闾说独醒。 接下来是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1. 诗意解读: - “天上归来老集英”:形容文士如星辰般璀璨,历经时间考验而不减光辉; - “醉中岁月漫峥嵘”:描绘了诗人在酒意之中度过的不平凡岁月,岁月虽悠长但充满起伏; - “先生不是高阳侣”:诗人自称不是那些高官厚禄的伴侣,而是保持自己清白独立之才; -
注释: 夏雨新霁图:夏天下雨后天气晴朗的画面。 看图忆得住山阿,茅屋深深隐薜萝。 看图回忆着山的那边,茅屋深深隐藏在薜萝丛中。 译文: 看图回忆着山的那边,茅屋深深隐藏在薜萝丛中。 风雨过后鸟儿安静下来,白云比绿色云朵更显多。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的山水画卷,充满了生活气息和自然之美。首句“看图忆得住山阿,茅屋深深隐薜萝”表达了诗人看到图画后,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山间的宁静和美好
东楼夜集 秋尽江南访隐沦,江南风物总宜人。 洞庭橘缀山头锦,笠泽鱼抛水面银。 注释: 东楼夜集:在东楼举行夜间聚会。东楼:古代的一种建筑形式,通常为两层,上层是居住用的,下层则是宴会或者集会的场所。夜集:夜晚进行的聚会活动。 秋尽江南访隐沦,江南风物总宜人:秋天已经过去,此时来到江南(指江南地区),寻找那些隐居的人。这里的“隐沦”指的是隐居不仕之人,他们通常过着清贫而宁静的生活。江南
雪夜与鹏举弟过禅房 夜深真能消雪水茶,听琴观棋共灯花。 当年多少留诗在,不向山僧问碧纱。 译文: 夜晚已深,真的可以消解雪中沏的茶,我一边听着琴声一边看着下棋,灯花也在闪烁。 当年的许多诗篇都留在了这里,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去向山中的僧人询问关于碧纱的事情。 注释: 1. 夜深真能消雪水茶:夜晚已深,真的可以消解雪中沏的茶。这里的“消”是消除的意思,“消雪水”指的是用雪水泡茶,形容茶香浓郁。 2
【注释】 九:形容屏的层数多。 迭:层层堆叠,重叠。 倒垂:水从高处流到低处。 谪仙:李白的别号。 道人:道士。 杖策:拿着手杖,策是马鞭。 穷源:指走到山的源头,也就是登高之意。 得:得到。 峰头:山顶。 乍:突然,忽然。 落时:落下的时候。 赏析: 描写了一幅图画中山水的景象。诗人通过观察画面上的景致,用“九”“谪仙”“水倒垂”等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看法。同时
【注释】 青苔:指门前的台阶。黄叶:泛指落叶。柴扉:用木片编成的,用以遮风挡雨的门户。归:回家。林外:指树林之外。童子:童仆。解寒衣:解开身上的大衣或外衣,使身体不至于受冻。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夜宿他乡时思念故乡的诗。诗的前两句,写诗人在异乡过夜的情景。诗人推开柴门,发现门前青苔遍地、落叶满阶,不由想到自己远行在外,无端地想念家乡,想起家来。“掩柴扉”三字写出了环境的萧索
【注释】 雨腻烟霏晓梦酣,东风扶醉倚危栏。——雨后,空气中带着花香;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东风,春风,温暖和煦。 游人遥隔雕墙外,桃李成林欲认难。——游人,指作者自己;雕墙,高大的院墙;桃李,指花木;欲,想要;难,难以辨认。 赏析: 首联写春景:雨后春晴,晨光初露,诗人在海棠花下小憩,一觉醒来,见雨过天晴,阳光明媚,于是信步走到院子里观赏。此时,海棠花上沾着晶莹的雨珠,如烟似霏
雪夜与鹏举弟过禅房 堂上曾分佛供茶,忆僧遥问木兰花。 相逢更爱毗卢暖,笑煞尘途抗帽纱。 注释: - 堂上曾分佛供茶:在佛堂里曾经分过佛供的茶水。 - 忆僧遥问木兰花:回忆起和尚时遥问木兰花(可能是木兰花茶的名字)。 - 相逢更爱毗卢暖:遇见你们更喜欢毗卢暖(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名称,毗卢是指清凉之地)。 - 笑煞尘途抗帽纱:笑着笑到尘埃飞扬,抵抗着寒冷的帽子和纱巾。 赏析:
注释: 凤楼:指华丽的宫殿,也泛指高楼。缥缈:形容高远、轻盈的样子。环佩:古时贵族妇女身上的装饰物,这里用来代指美女。弄玉:古代传说中的吹箫高手,后被认为成仙而去,这里用来形容一个有仙骨的人。莫浪学吹箫:不要随便学吹箫。 赏析: 《闻箫》,这首诗的作者通过描绘一幅美丽的画卷,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不满。 首句“凤楼缥缈接云霄”,以“凤楼”起兴,描绘出一幅宏伟壮丽的景象
注释:美人在竹子旁边,竹西亭,竹影婆娑。冰清玉洁,相看而更青。等待凤凰和鸾凰,浑然未解。轩间试鼓湘灵,以表达心中的哀伤。 赏析:这首诗是作者为刘尚絅所题的竹斋所作,表达了他对竹中美人的美丽赞叹和对竹西亭的深深怀念之情。诗中的“美人”、“冰玉”等词汇描绘了女子的美貌清丽,“伺凤翔鸾”则描绘了女子等待凤凰和鸾凰的情景。最后一句“轩间试鼓湘灵”,则是诗人在竹西亭中尝试鼓湘灵的悲壮之举。全诗语言简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