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媖
【注释】 雪后登邻霄台:雪后登上邻霄台。霄台,即凌霄台。唐宋时皇帝、贵族在京城建楼阁,取名多用天上的星辰和神话传说,如蓬莱、瀛洲、方丈诸仙山。这里指临安城上的凌霄台。 北台纵眺意茫然:站在北台高处眺望,但见茫茫雪地一片苍茫。 尝怪冰泥沁锦斑:曾经奇怪,这冰泥怎会渗透到锦缎上形成花斑图案呢?冰泥,即冰封之泥,指泥土。沁,渗透;锦斑,花纹。 万瓦寒生晴雪里,一峰独秀乱云间
【解析】 “阅邸报”即阅读邸报,邸报是古代官方的报纸,内容多涉及国事。诗题中的“偶成”,是说诗人偶然写下这首诗歌,所以不是有意为之。“其如爱晚凉”的意思是说即使如此,我仍喜爱着晚秋凉爽的天气。颔联“魂清无梦寐”,意思是说灵魂清新,没有睡梦中的烦恼和困扰。颈联“齿冷到岩廊”,意思是说牙齿寒冷,感到牙床冷飕飕。尾联“此邦真乐土,何暇计炎荒”,意思是说这个地方真是乐土,哪还有时间去忧虑边远的荒蛮地方呢
【注释】 1. 明光:地名,汉高祖曾于此折桂。 2. 小隐:隐居。 3. 狂奴:指晋陶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自号“五柳”居士,东晋时彭泽县令。他不愿为官,常戴散发箕踞在宅边树下吟诗作赋,因此自号“五柳先生”。 4. 玉具:玉制的酒器。 5. 负背:背负着,即背着行囊。 6. 海山:指诗人自己。 7. 图史:指历史典籍。 8. 励志:勉励自己奋发有为。 【赏析】 《读史》是一首咏史诗
夏夜雨霁 珊钩荡漾织帘纹,陡觉罗纨腻麝芬。 冻雨乍晴庭翠活,浮烟散尽月华分。 护屏蕙炷通宵馥,喧枕涛声彻晓闻。 谁向空山赏寥廓,翩翩仙袂思凌云。 注释: 1. 珊钩:珍珠制成的装饰品。 2. 织帘纹:指织有花纹的帘子。 3. 陡觉:突然感到。 4. 罗纨:丝绸制的细薄衣服。 5. 麝芬:麝香的味道。 6. 护屏:屏风。 7. 蕙炷:点燃的蕙草做成的炷(古代祭祀时燃烧的木柱)。 8. 喧枕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译文与注释: - 译文:暑气退后仅三天,月亮的光辉显得格外不同。 - 注释:暑气(高温),才三日(时间短暂),蟾光(月光照在地面上),迥不同(与往常有所不同)。 - 译文:炎威(炎热的风)散尽树林薄雾,秋天的气息满院子。 - 注释:林薄(树丛中的雾气),园藿(庭院里的草),凉露(清凉的水汽),池莲(池塘中的莲花)。 - 译文:池塘边的莲叶被清晨的风吹落水面
静坐 闲来惟静坐,未觉战纷华。 纨绮习俱尽,云山志未赊。 名心淡秋水,清梦到梅花。 处处皆佳境,吾生亦有涯。 译文: 闲暇时只想静静坐着,未曾觉得世间的纷扰。 曾经沉迷于华丽的衣着和音乐,现在都已经不再追求。 心中不再执着于名利,如同云山一般高远且不羁。 梦中仿佛来到了梅花盛开的地方,感受着清凉的气息。 无论是哪里的风景,都是如此美好,让人心生向往。 然而人生有限,终究会有尽头
阅旧作 总角耽文翰,篇章每自娱。 只疑多珷玉,岂望得骊珠。 杨子悲歧路,庄生戒畏途。 廿年尘土梦,展卷一长吁。 注释: 1. 总角耽文翰:指年轻时就喜欢文学和书写。总角,古代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这里指童年时期。耽,喜爱。 2. 篇章每自娱:文章经常用来娱乐自己。篇章,文章,作品。 3. 只疑多珷玉:只是怀疑自己的才华如同多出的玉石一样,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珷玉,形容才华或才能出众的人。 4.
戊寅年九月记异 重阳即将来临,乌云密布遮住了天空,朔风吹起雪花,寒冷刺骨。 半夜,画檐上敲击着玉制的柱子,五更时庭院里的树木飘散着如同琼花的香气。 高才子的咏絮之才不知该到何处寻找,败兴的人催租定会落在哪家? 秋天的菊花已经凋谢稀疏,芳香的景致变得寂静。 清香一瓣读《南华》,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戊寅年九月份写的一首记异诗。诗的前两句描写了天气的变化,乌云遮天,雪花飘飞,寒冷刺骨
咫园赏雨 雾雨暗朝日,霏空绮不如。 林花秾欲滴,池藻聚还舒。 拔地怜新竹,腾波羡大鱼。 为霖应自此,聊复惜三馀。 注释: - 雾雨暗朝日:早晨被雾气和雨水笼罩的景象。 - 霏空绮不如:指云雾缭绕的景色无法与天上的锦绣相提并论。 - 林花秾欲滴:形容花朵繁密得好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 - 池藻聚还舒:水面上的藻类聚集后又舒展开来。 - 拔地怜新竹:从地面生长出来的嫩竹让人怜惜。 - 腾波羡大鱼
【注释】 望太行山:诗人登上太行山巅,放眼远望。 太行天下脊,形胜孰能齐:太行山是天下最险峻的山脉,其地势之险,景色之秀,无与伦比。 一线盘空上,三霄入望低:在群峰之上,一条如线般的道路蜿蜒盘旋。抬头仰望,只见那白云仿佛要飞到你的头顶。 杂花薰巘崿,怪石碎轮啼:山上有各式各样的野花和奇石,它们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千古孙阳顾,何人解骏嘶:自古以来,有多少名将在这里驰骋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