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内容的理解及文化常识的把握。作答时,注意结合诗文中的意象理解。第一句“扈跸乘文舸”,扈从皇帝出行乘船,是“文”字;第二句“沿流阅运河”,顺着河流看运河,是“观”字。第三句“晓窗飘白絮”,清晨的窗户飘着雪白的杨花;第四句“夜岸沐金波”,夜晚江岸沐浴着金色的光波。第五句“酒幔篱边扬”,酒旗在篱笆边飘扬;第六句“渔舟苇畔歌”,渔舟在芦苇边唱歌。第七句“长途看美景
【解析】 此题考核识记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此类试题一般不考作品的来源与作者,只要求考生识记有关作品的一些基本情况。常见的情况是:对作者的了解、作品的出处等。答题时要留心课标推荐的名篇篇目和时代背景。本诗为唐玄宗时诗人张祜所作《自鸣钟》。 【答案】 (1)“八万里疏域”指中国疆域广大,国土辽阔; (2)“恩威悉感通”指国力强盛,使远方国家都来朝贡; (3)“珍奇争贡献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意象和主旨,然后结合诗句中的重要词语和重要句子进行分析。 “听禅”,听僧人讲经说法,这里指在幽静的斋室听僧人讲经说法。“人迹少”:没有人的踪迹,形容十分安静。“疏林”:稀疏的树林,形容非常寂静。“大火方流序”:大火刚过,天气转凉了。“大火”:夏季的热浪,这里指夏天刚过,天气转凉了。“微凉早托音”
春暮登楼 坐惜芳华晚,登楼独举觞。 眼看春色暮,行踏落花香。 藻密鱼堪隐,林深鸟易藏。 凭栏无限思,新月逗清光。 注释: - 春暮登楼:春天的傍晚,登上高楼。 - 坐惜芳华晚:因欣赏美好时光而惋惜它太晚结束。 - 登楼独举觞:独自饮酒,登上高楼。 - 眼看春色暮:看到春天的色彩在黄昏中逐渐消逝。 - 行踏落花香:行走时踩着落花的声音。 - 藻密鱼堪隐:因为水草丛生,鱼儿可以隐藏其中。 -
晚景登楼望,波涵夕照明。 观澜清俗虑,倚槛动诗情。 孤鹜冲霞去,扁舟向海行。 悠然尘境远,惟听棹歌声。 译文: 登上海河楼眺望晚景,夕阳映照下的湖面波光粼粼。 看着湖面上的涟漪,心中的世俗杂念也随之消散,我的心情变得宁静而诗意。 一只孤独的野鸭在朝霞中飞去,仿佛要冲向天际;而我则乘着扁舟,向着海洋的方向前行。 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脱于尘世的宁静和自由,只听见船桨划水的声音,那是大自然的歌唱。
月下闲步 闲行曲岸边,西岭暮苍然。 草蔓迷幽径,桥危咽细泉。 溪风吹缓带,夜色逼吟肩。 徙倚看林杪,云间月影迁。 译文: 在月光的照耀下悠闲地漫步在河边,西面的山岭在黄昏中显得更加苍老。 草丛中的小径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桥梁因危险而显得摇摇欲坠,仿佛在低声啜泣。 微风拂过,仿佛是夜晚的轻柔衣带,让人感到宁静。 夜色渐深,仿佛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和吟唱的声音。 独自徘徊,看着树林的顶端
运河舟中二首 解缆放中流,晨光漾桂舟。 远村烟淡淡,野老意悠悠。 抛粒游鱼聚,依萍乳鸭浮。 水天同一色,疑是泛瀛洲。 注释:解开缆绳让船只在河中央航行,清晨的阳光洒在小船的舱板上。远处的村庄烟雾蒙蒙,野老的心情悠扬自在。水面上的鱼儿被抛向空中又聚在一起,漂浮在水中的鸭子依傍着水面上飘浮着的浮萍。水天一色,我不禁怀疑这是在泛舟于仙山琼阁。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江南水乡图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友人园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题友人园 - 峁堂气象幽:描述友人园中建筑的宏伟壮观。峁,指高台,堂指大厅,这里形容园内建筑气势非凡,显得幽深。 - 墙角绕清流:描写园内水流环绕的景象,清流潺潺,增添了一份宁静与美丽。 雨霁西山近 - 当天空放晴,雨过天晴,西山渐渐出现在视野中,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风来北牖秋 - 秋风拂面
诗句释义及译文: 1. “春暮饶佳景,闲行踏碧苔。” - 注释: 春天即将结束,但景色依旧美好。 - 译文: 暮春时分,美景仍多,我悠闲地漫步在碧绿的苔藓之上。 2. “落花浮水面,戏蝶舞墙隈。” - 注释: 落下的花瓣漂浮在水面上,蝴蝶在墙边嬉戏。 - 译文: 飘落的花瓣随波逐流,而蝴蝶则在墙边翩翩起舞。 3. “春拂兰丛暖,阴移竹影回。” - 注释: 春风轻拂着兰花丛,带来温暖
【注释】 宫中直宿作:宫禁内值班作诗。 宝殿烛辉煌,承恩宿未央:在华丽的殿堂里,点着明亮的烛光,我为承蒙皇上的恩泽而值夜班,直到天明。 御炉香不烬,宫漏滴初长:皇上的御炉里的熏香燃烧不息,宫外漏壶里的水银珠子一颗颗地往下滚,滴打在玉制的地板上发出悦耳的声音。 阶砌移花影,罘罳透月光:台阶上、石阶旁的花影儿随着月光移动,透过雕花格子的门扇可以看到月光从缝隙中照进来。 太平无一事,常愿奉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