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忠彦
阮忠彦并非元代诗人,而是越南陈朝时期的诗人。阮忠彦是越陈明宗即位后第一位出使元朝的使者,他的存在与元朝有着密切的文化和历史联系。他的诗歌作品《介轩诗集》收录于越南古代的文学集之中,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元朝对越南诗歌创作的影响。 阮忠彦作为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越南陈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
元代阮忠彦《句》释义
介轩先生庙廊器,茂龄已有吞牛志。 介轩先生:指介子推。介子推(?—前458),晋国大夫,字子推。晋文公重耳在流亡途中,介子推始终跟随,并献计让晋文公逃过一劫;后来隐居山林,被逼自杀。“介轩”指介子推。庙廊:指朝堂。器:才能、才干。茂龄:年高。吞牛:指《左传》中介子推辅佐晋公子重耳的那段故事,即重耳流亡在外,介子推割肉奉食;后来重耳即位,派人寻找他,但介子推已自焚死,化为山中之鬼。志:愿望。句译
元代阮忠彦《追挽陈岑楼》释义
【解析】 “陈岑楼”是作者的号,他一生好学不倦,对古人的著作非常钦佩。这两句是说:平生最恨不能认识陈岑楼(即陈子昂),一读遗编,就点头称赞。“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这是说:在五湖之上披星戴月,以蓑衣笠帽为荣,而拥有几亩桑麻之田,胜过了封侯拜相。 “世间此语谁能道?万古斯文去已休”,这两句的意思是:世间有谁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呢?万古斯文已经消失殆尽。这里的“斯文”指的是古代的文化、文化人
追挽陈岑楼
平生恨不识岑楼,一读遗编一点头。 蓑笠五湖荣佩印,桑麻数亩胜封侯。 世间此语谁能道? 万古斯文去已休。 欲酹骚魂何处是? 烟波万顷使人愁
阮忠彦
阮忠彦并非元代诗人,而是越南陈朝时期的诗人。阮忠彦是越陈明宗即位后第一位出使元朝的使者,他的存在与元朝有着密切的文化和历史联系。他的诗歌作品《介轩诗集》收录于越南古代的文学集之中,通过研究这些作品,可以深入了解中越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以及元朝对越南诗歌创作的影响。 阮忠彦作为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对于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他的作品不仅反映了越南陈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