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远
仇远,字仁近,一字仁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因居馀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 元代文学家、书法家。 元大德年间(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仇远生性雅澹,喜欢游历名山大川,每每寄情于诗句之中。 宋末即以诗名与当时文学家白珽并称于两浙,人称“仇白”。 他好交友,与赵孟頫、戴表元、方凤、黄洪、方回、吾丘衍
送田道士归茅阜
我爱孟东野,君师田子方。 放舟游濑水,飞舄返华阳。 有酒须同酌,真情不可忘。 仙源桥下径,何日共徜徉。
四月十六夜月蚀
盛服拜清夜,中庭朝太阴。 凡来仰天者,俱有爱君心。 目断山河影,耳闻钟磬音。 还光俄顷易,涕泗漫沾襟。
梦得墨四片一差短戏呈廷玉
昔贤曾梦笔,梦墨定何如。 应使山中隐,重研世上书。 磨人惊老大,饮汁笑空疏。 长短无庸较,三螺已有馀。
孙康侯北归
淮海十年别,北归今几时。 镜中无旧发,囊底有新诗。 每恨为官缚,翻令见面迟。 清都游历事,还许俗人知。
闻杨大受凌吉叟吴次山诸友讣音有感二首
落落霜馀树,疏疏晓后星。 经年才契阔,故友半凋零。 有梦怀风采,何人作墓铭。 老孤无限泪,空望浙山青。
正月二十四日送廉使出郊
闲骑羸马出,远饯绣衣行。 爱此川原迥,欣然风日晴。 隔篱梅半落,断陇麦初生。 每恨微官缚,茅山负夙盟。
丁未元日
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 闲身留泮水,归梦满湖山。 雪冻蝗应避,春暄雁欲还。 桃符随手写,祸福不相关。
畅师同玉上人游茅阜
朝辞二竺寺,暮宿三茅峰。 红树落一叶,白云深几重。 远游喜无雨,清兴尤宜冬。 遥知天坛上,会与仙人逢。
立冬即事二首
【其一】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其二】 奇峰浩荡散茶烟,小雨霏微湿座毡。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装棉
处暑后风雨
疾风驱急雨,残暑扫除空。 因识炎凉态,都来顷刻中。 纸窗嫌有隙,纨扇笑无功。 儿读秋声赋,令人忆醉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