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 青门种瓜图 百二山河势莫当,咸阳谁付与高皇。 尽嫌嬴政鲍鱼臭,争慕邵平瓜圃香。 --- 译文 百二河山的地势无可匹敌,咸阳城最终归附于汉高祖刘邦。尽管对秦始皇嬴政的统治有所不满,但仍有人羡慕他手下的贤臣邵平。他的瓜圃之香胜过了鲍鱼之臭。 注释 - 百二山河势莫当:形容汉高祖刘邦的势力极为强大,无人能挡。这里的“百二”源于古代传说,意味着天下无敌。 - 咸阳谁付与高皇
诗句释义与赏析 - 细柳营中作略殊,宁容直入骤先驱。 - “细柳营”通常指的是周亚夫所管理的军营,一个以严明纪律著称的军镇。在这里,“作略殊”意味着在周亚夫的治下军队管理得极为严格和有序。而“宁容直入骤先驱”则描绘了周亚夫的军队训练有素,即使是直接进入营门也不会受到干扰或冲击,表现出极高的纪律性和组织力。这里的“直入”强调了军队的纪律性,不允许随意闯入,“骤先驱”突出了军队的训练有素和行动迅速
【诗句释义】 董仲舒不窥园图:指的是西汉时期的董仲舒,他的学问渊博,但并不善于与人交往。 西汉诸儒君最醇:指东汉时期,当时的学者们学识渊博,但过于自负。 无人见面意应深:意为在与其他人交流时,往往因为自己的见解独特而显得高深莫测。 三年尽力窥经史:表示经过长时间的学习研究,对经史等典籍有了深入的理解和把握。 一旦看花了古今:意味着一旦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历史和现实中的种种问题
汉高祖将韩信图 诗句 不操擒纵英雄手,韩信何由肯倒戈。 译文 不掌握擒拿和释放的英雄之手,韩信怎会愿意投降? 注释 - 韩信:指西汉初年的著名将领韩信。 - 汉高祖:即刘邦,西汉的开国皇帝。 - 擒纵:这里指控制和释放,比喻掌握权力和运用策略的能力。 - 英雄手:指能够影响和控制重要人物的力量或机会。 - 倒戈:在军事上,倒戈意味着向相反方向攻击,引申为放弃原来的目标或立场。
注释:怪石蹲身草芥中,错疑猛虎喷腥风。何消重费将军力,只在当头一箭功。 赏析:这首诗以奇特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生动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首句“怪石蹲身草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怪石比作蹲身于草芥中的猛虎,生动地勾勒出怪石的雄壮威猛之态。同时,也暗示了怪石的坚硬程度,仿佛是一块巨石般难以摧毁。 次句“错疑猛虎喷腥风”,诗人以夸张的笔触,将怪石喷出的浓烟比喻为猛虎喷出的腥风
注释: 苏武牧羊假寐图:这是一幅描绘苏武(西汉时期著名大臣)牧羊的图画。十九年间:指从汉武帝时期开始,到苏武被放逐回乡为止的十九年时间。堕渺茫:形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饥来齧雪齿生香:形容苏武在艰苦的环境中仍然坚守信仰,坚韧不屈。一心只梦飞归国:苏武心中有一个梦想,那就是回到汉朝。双眼何曾看见羊:苏武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对国家的忠诚和信仰上,以至于他连眼前的羊都没有注意到。 赏析:
【注释】司马相如题柱图:题于梁上木柱上的诗句。初上升仙何慷慨:最初成仙时多么豪迈激昂。重来衣锦颇从容:归来时却很从容自得。禹门:即龙门,在今河南洛阳河段。相传鲤鱼至此须脱鳞而行,故有“龙”之称。 译文:最初飞升成仙是多么豪气冲天,后来衣锦还乡又显得十分从容。男儿志气应当如此啊,只有经过艰难才能显现出真龙本色。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好友司马相如写的题诗
【注释】 1. 同为武帝一时人:汉武帝刘彻,是苏武和李陵都是他手下的大臣。 2. 忠逆分违感慨深:他们因为对汉朝的态度不同,所以产生了深深的感慨。 3. 早信子卿归汉去:如果早知道他会回到汉朝的话,我一定早就相信他会回来。 4. 泪痕滴滴滴黄金:泪水如同金子一样珍贵,而他们的泪水却洒落在黄金之上。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两位大臣的忠诚与悲哀,表达了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注释】 晔(yè)晔:明亮的样子。紫芝:紫色灵芝,古人认为能延年益寿,故常用以比喻仙人。岩石隈(wēi):山岩边。避秦有地似蓬莱:指隐于山林的仙境。汉朝:指汉武帝刘彻。呼出来:被招用出来做官。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史诗。首句点明“四皓”隐居的地点,次句写他们隐逸生活之安逸。三、四句写他们被刘邦请出山做官的情形,表现了他们的高风亮节。全诗借四皓的事迹,来抒发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注意结合题目要求分析。“列子”是《列子》的简称,为战国时期道家列御寇所著。《列子》中的寓言故事很多,但以《列子·汤问》中的一则最为著名。说的是宋国有一个人,得到一块宝玉,把它藏在家里的墙洞里。邻居家失火,有人从墙洞里救出一块宝玉,这个人十分感激邻人。他向邻人说:“我藏着的是宝玉,不是瓦石。”这个故事说明,人们应当珍爱自己的劳动成果。“列子窃鈇图”意思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