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注释】 夙生:早逝。抱一诚:抱持着一颗真诚的心。天:命运,宿命。莫能破:不能被打破。 云胡:何以(何用),为什么。白昼中:大白天里。开眼而死坐:睁着眼睛死盯着看。卒:终于,最后。使:让,使得,致使。 【赏析】 《十三砺十首》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组诗作品。这是组诗中的第十首。此诗以“夙”字开头,写一个有志者在人生旅途上遭遇不幸,最终导致其子孙没有喜庆之事。 首句“夙生抱一诚”
译文: 伟大的天地万物之母,纯净无瑕的光辉普照大地。她是宇宙的中心,万物都尊奉她为帝。我观察自身,瞬间魔王便已消亡。欢喜之情油然而生,清风拂面万里传扬。 注释: - 大哉万物母:伟大啊,万物的母体。 - 清净光薿薿:洁净无瑕的光辉普照大地。 - 独尊而为帝:是宇宙的中心,万物都尊崇她作为主宰。 - 我见我之身:观察自身,指通过内观了解自己的本性。 - 弹指魔王死:魔王在一弹指之间即被消灭或消除
这首诗是《十三砺十首》中的第七首。它描绘了一群儿女的形象,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展现了他们的特点和心态。 “嗟汝儿女曹”一句,是对这群儿女的呼唤和感叹。这里的“儿女曹”指的是那些年轻的男女们,他们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也是国家的未来。 “至蠢亦孔丑”一句,用来形容这群儿女的粗鲁和丑陋。这里使用了两个形容词——“至蠢”和“孔丑”,分别表示极其笨拙和非常丑陋,强调了这群儿女的无知和丑陋。
注释: 王道一陵夷:王道衰落。 风俗愈卑隘:风气越来越狭窄狭隘。 至于读书者:到了那些读书人。 见利直下拜:看到有利可图,就立即低头下拜。 一或持高论:有时持有高尚的言论。 聚笑议为怪:一起嘲笑议论是奇怪的事。 谁其振木铎,与世开聋聩:谁能像古代的乐官那样,用音乐来唤醒人们的耳朵,使他们能听到真理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看法和感慨。他认为,在王道衰微、风俗狭窄的情况下
郑思肖的《十一砺四首其三》是一首充满深刻含义和象征意义的诗作。本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姬发的记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冲突的深刻感慨。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解读: 1. 诗句释义: - 姬发誓孟津:描述了姬发(即周武王)在孟津发誓的历史场面,孟津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地点,象征着重要的历史时刻。 - 集者八百国:指周武王召集了八百个国家共同参与誓师,展现了他统一天下的决心和力量
【注释】 苍苍:茂盛的样子。南山松:终年常绿,四季葱茏的松树。特立孤峰巅:挺拔高耸于高山绝顶。性于太初前(性于):指松树具有的特性。太初:指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沌世界。灵物:神异之物,仙家所居的地方。娑婆(suōpā)天:佛经中指人居住的世界。娑婆:梵语sāvābha音译,意译为堪忍、能忍。 【赏析】 首句“苍苍南山松”,点明松树生长在南山之中;次句“特立孤峰巅”,写其生长环境之奇特
【注释】 十一砺:指钱塘,即今杭州。砺:磨石。 宫阙高崔嵬(cuīwéi):宫室高耸入云。 山崩龙虎摧:山崩地裂,龙虎俱亡。 铁围:指钱塘江的铁城关(又称铁瓮关)。 霍落:形容声势浩大如雷霆万钧。 四海水:四大洋的水。 天外来:天空之上。 手濯(zhuó)天地壳:手能拨动大地和天空。 【译文】 钱塘是帝王之都,宫阙高耸入云霄。 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景象,百姓欢欣鼓舞。 圣人离去,山崩地裂,龙虎俱亡
十三砺十首 其三 译文:哀叹啊,大数已乖违,妖魔填虚空。 劫雨坏了世界,想要与大海通。 群愚扪空走,夺命鬼手中。 阴极集万恼,愿天生暖风。 注释:哀叹:表示悲痛、哀悼。乖违:违背。妖魔:指邪恶的东西。填:充满。虚空:空虚。劫雨:灾难性的雨水。坏:毁坏。欲与大海通:想要与大海相通。扪空走:摸索着往高空中飞去。夺命鬼:指死神、鬼差。手中:手中掌握。阴极:阴气极盛的时候。集:聚集。万恼:种种烦恼。生
注释: 1 忆梦哭歌:回忆梦中的哭泣。 2. 金轮王:指太阳,因为古代中国认为太阳是金色的,故称。 3. 夭中天寿:在天空中寿命很长。 4. 赤龙夜哭:形容夜晚有龙在哭。 5. 玄蛇吼:黑色的大蛇在咆哮。 6. 仙人:指天上的神仙。 7. 不忍辞汉去:不想离开汉朝(这里假设是作者所在的国家)。 8. 青山照水:山和水在明亮的阳光下显得更加美丽。 9. 虽贫亦有买醉资
穷阴有巨蛇,蜿蜒数千里。 注释:在深深的夜晚,有一只巨大的蛇,它的身体蜿蜒曲折,长达几千里。 译文:在深深的黑夜里,有一条巨大的蛇在蜿蜒行走,它的身体长达几千里。 磨牙雨毒雾,闻其气者死。 注释:它的牙齿锋利无比,能够磨碎万物;它的呼吸中充满了剧毒的雾气,只要闻到这种气息,就会中毒而死。 译文:它的牙齿锋利无比,能将一切物体都磨碎;它的呼吸中充满了剧毒的雾气,只要闻到这种气息,就会中毒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