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帝王都,宫阙高崔嵬。
盛治蔼无外,鼓舞如春台。
咸淳圣人去,山崩龙虎摧。
弹指变晦冥,铁围生劫灰。
丈夫吐一语,霍落飞风雷。
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来。
手濯天地壳,永劫绝纤埃。
唤醒群盲儿,欢喜双眼开。
【注释】
十一砺:指钱塘,即今杭州。砺:磨石。
宫阙高崔嵬(cuīwéi):宫室高耸入云。
山崩龙虎摧:山崩地裂,龙虎俱亡。
铁围:指钱塘江的铁城关(又称铁瓮关)。
霍落:形容声势浩大如雷霆万钧。
四海水:四大洋的水。
天外来:天空之上。
手濯(zhuó)天地壳:手能拨动大地和天空。
【译文】
钱塘是帝王之都,宫阙高耸入云霄。
国泰民安,一片繁荣景象,百姓欢欣鼓舞。
圣人离去,山崩地裂,龙虎俱亡。
转眼间黑暗降临,铁城关化作劫灰。
英勇男子发出豪言壮语,震撼乾坤。
声如雷霆,直冲九霄,惊退群邪。
手一挥,天地震动,纤尘不染。
唤醒愚昧无知的人们,让他们重新睁开双眼。
【赏析】
《十一砺》作于淳祐八年(公元1248年),诗人在杭州任职时所作。此诗为作者赴任钱塘时所咏,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表达了他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不畏强敌、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
诗的前八句写钱塘的壮丽风光与盛世景象。首联“钱塘帝王都,宫阙高崔嵬”,以帝王之都、宫阙之高来写钱塘城的雄伟壮丽;第二联进一步渲染这一壮丽景象,“盛治蔼无外,鼓舞如春台”,既写出了钱塘城的繁华昌盛,也写出了百姓生活的安乐祥和:“咸淳圣人去,山崩龙虎摧”,则点出了钱塘城的兴衰更替。这两句既写出了钱塘城的过去,也暗含了对当时统治者的不满。第三联“弹指变晦冥,铁围生劫灰”,则是直接描写钱塘城因战乱而变成废墟的悲惨现实。末两句“丈夫吐一语,霍落飞风雷”,更是把诗人自己的英雄气概和豪迈情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的后四句则转入议论,抒发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直排四海水,并走天外来”,既是写钱塘江水汹涌澎湃,又是说其气势磅礴、勇往直前,有横扫天下之势;“手濯天地壳,永劫绝纤埃”,则是说诗人要像手一样拨动天地,让纤尘不再,以此来表达自己要扫除一切邪恶和腐败势力的决心和勇气。
此诗通过写钱塘城的兴衰更替,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的忧虑和对人民的关怀。诗中既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又有对未来的憧憬和希望。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感深深打动了读者,使他们更加珍惜和平的生活,更加热爱祖国的美好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