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非好独游,无与吾同者。
不行众所行,所以惊天下。
逆哉一世人,昔辩而今哑。
吻涎流腥膻,变尾面不赭。
若曰汝为人,宁不识取舍。
止止勿多言,清风生四野。
【注释】
吾:我。无与吾同者:没有和我一同的人。
逆哉一世人:违背了世上所有的人。
昔辩而今哑:以前能言善辩,现在却哑口无言。
吻涎流腥膻:嘴唇上沾满了腥膻的口水。
变尾面不赭:尾巴变成了黄色,不再如赭石那样的深红。
若曰汝为人:如果说你是一个人的话。
宁识取舍:怎么能分辨是非、好坏呢?
止止勿多言:不要多话。
清风生四野:让清凉的风充满四周。
【赏析】
这是一首托物咏怀诗。诗人借咏蝉来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独立清高、坚持操守、不随俗浮沉的志向和品格。
首联“吾非好独游,无与吾同者”,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不喜欢独自出游,因为他不愿与那些庸俗的人混在一起。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鄙弃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消极思想。
颔联“不行众所行,所以惊天下”是说诗人不去追求那些世人都追求的东西,因此显得与众不同而令人震惊。这两句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傲岸不群、不随波逐流的精神风貌。
颈联“逆哉一世人,昔辩而今哑”,是对当时世态炎凉、趋炎附势现象的愤慨。诗人感叹世人颠倒黑白,以权谋私,背离了当年那些能言善辩、仗义执言的君子们。这里既指社会上的小人得势,又暗寓对当权者的不满。诗人通过这一联,抒发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强烈不满,并表达了自己的高尚节操。
尾联“吻涎流腥膻,变尾面不赭”,是说那些趋炎附势的人,就像变色龙一样,他们为了迎合世俗之欲,不惜出卖良心,丧失了本来面目。这两句诗形象生动地揭示了世态炎凉的现实,辛辣地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之徒。
尾联“若曰汝为人,宁不识取舍”,则是在总结全篇。诗人最后告诫那些趋炎附势的人要认清是非,不要像变色龙那样见风使舵,不要失去本性。这既是对世人的劝诫,也是诗人自己坚守原则、不随波逐流的坚定信念的表现。
这首诗通过咏蝉这一物象,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保持独立清高品格的高洁人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的一种普遍心态。诗人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巧妙地将自己的思想感情融入其中,使诗歌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此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加富有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构思精巧严密,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感人,堪称咏物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