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思肖
【注释】 1.重题多景楼:重题,重新写;多景楼,指唐末农民起义军在蕲州(今湖北蕲春)建立的政权,后被镇压。 2.无力可为用:没有力量去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3.欲断魂:形容极度忧愁、悲伤,以致心力交瘁、神志昏乱。 4.望西忧逆贼:指李克用率领的黄巢军,自汴京西进,直逼唐都长安。 5.指北说中原:指南宋王朝。 6.粮运供淮饷:江淮地区,水路运输,供应南方的军饷。 7.戍汉屯:戍,守卫;汉,即汉水
诗句解析与译文 1. “说到死生处,令人羡出家。”: - 注释:讨论关于生死的话题,让人羡慕出家为僧。 - 译文:谈论到生死的地方,让人羡慕出家。 2. “法身终不坏,浊世自无涯。”: - 注释:佛法的本性是永恒的,不受世间变化影响。 - 译文:佛法的本性是永恒的,在污浊的世界中没有边际。 3. “梵夹金销字,经帘彩散花。”: - 注释:梵文经文被风吹散,如同金色文字在风中消散。 - 译文
游观音山怀乡僧贵月溪 天地一闲人,孤云自在身。 去来心不碍,语默意俱深。 山叠千层树,花连四望春。 旧年同笑语,今日独登临。 注释: 1. 天地一闲人:指自己是一个超脱物外的人。 2. 孤云自在身:像孤独的云那样自由自在。 3. 去来心不碍,语默意俱深:表示无论去还是留,内心都不受阻碍;说话和沉默都有深远的意义。 4. 山叠千层树,花连四望春:形容山峦重叠如千层之木,花朵连绵不断如同四野之春景
译文 听琴的声音在耳边回荡,仿佛潺潺的流水声。虽然声音已经停止,但内心却与周围的景物相融合。乌云透过石缝飘出,鸟儿驾着风返回。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静谧而深刻的听琴经历。诗中“洋洋盈耳间,一派水潺潺”形容琴声清澈、深远,如同溪流般连绵不绝;“意不随声尽,心应与物闲”则表达了诗人在聆听过程中,心境与琴声和谐地融为一体,忘却了时间的流逝。 接下来的“宿云穿窦出,飞鸟御风还”以自然景象为比喻
我生活在这个动荡的时代,每天忙于处理各种事务。 汉朝的鼎乱虽然已经过去,但胡笳的哀愁仍在耳边回响。 美丽的花儿讨厌北国的严寒,大雁也避开南方的云层。 但我也没办法,只能面对风,吟唱古文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和赏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首联“年高雪满簪,唤渡浙江浔”意思是:年事已高雪满头,唤船过江去寻君。诗人以白发形容自己的老迈,又以雪满簪比喻自己年岁渐高、官运不通的凄凉境遇;“唤渡浙江浔”表明诗人在送别友人时站在江边呼唤渡船。 颔联“花落一杯酒,月明千里心”意思是:酒浇离别情,明月照相思。“花落”,即花谢,暗喻友人离去。“一杯酒”指饯别宴上的酒
越州飞翼楼 飞来绝顶上,流盼入无垠。 国土东南阔,山川今古新。 高楼临白日,平地载青春。 直欲蓬莱去,因风问大钧。 注释: 1. 飞来绝顶上:飞来峰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西湖十景之一的“飞来石”。这里用“飞来”二字来形容这座山峰的神奇和壮丽。 2. 流盼入无垠:流盼,形容目光流转,无限延伸;无垠,指广阔无边。这句话描绘了目光流转时所能看到的景象,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 3. 国土东南阔
【注释】 逢陈宜之:遇见了陈宜之,即作者友人。 行李: 旅途中携带的行李物品。 苦役役: 辛苦地服役。 相逢古润州:在古代的润州(今江苏镇江)相遇。 千金一夜醉:形容酒量很大,能饮千钱。 四海十年游:指四处漫游多年。 山静鬼行月:意思是说山野寂静,夜晚月亮明亮如白昼。 人梦秋:指人在梦中感受到秋天的气息。 畎亩得无忧:在田间劳作没有忧虑。 【赏析】 这首诗是写与朋友陈宜之在润州的邂逅和分别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结合注释与全诗理解分析即可。 【答案】 ①弓冶:指射箭的技艺。②悠悠信所之:心有所向,却不得志,无所归依。③浮世梦:虚幻的人生。④白少年髭:指年青时的头发。⑤营:筑巢。鹊筑巢于喜鹊树,故称喜鹊为营巢鸟。⑥角解麋:鹿角脱落,麋即鹿肉。⑦睹兹岁又晚
《山中闻鹤》 凉夜坐岩石,飞来白鹤鸣。 星流银弹过,月碾玉轮行。 万里思不极,一天秋更清。 欣然有所得,长啸度蓬瀛。 注释: ①岩:山崖。 ②飞来:突然而来。 ③星流:星光闪烁。 ④玉轮:月亮。 赏析: 此诗描写了诗人在山中静坐听鹤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宁静生活的向往。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