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淮
小满 子规声里雨如烟,润逼红绡透客毡。 映水黄梅多半老,邻家蚕熟麦秋天。 注释: 子规声里雨如烟:子规鸟的叫声中,细雨如烟雾般迷蒙。 润逼红绡透客毡:湿润得连红色的丝质内衣都能透出来。 映水黄梅多半老:水面上盛开的黄色的梅花,多半是已经老了。 邻家蚕熟麦秋天:邻居家的蚕已经吐丝结茧,麦子也已经成熟进入秋天。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小满时节的乡村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农民们辛勤劳动的场景
凤凰台 此地可消忧,长江不断流。 桥边朱雀市,城外白鸥洲。 凤去名犹在,潮回浪倒收。 六朝春梦散,遗迹在荒丘。 译文: 在这里可以消除忧愁,长江水滔滔不绝流向远方。 桥边的朱雀市场,城外的白鸥岛。 凤鸟离去后名声依然存在,潮汐退去波浪倒卷归来。 六朝的繁华春梦已经消散,只有遗迹留在荒凉的山丘。 注释: 1. 此地可消忧:这里可以让人忘记忧愁的地方。 2. 长江不断流:长江水波滔滔,流向远方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本诗的注释是:苏堤秋宴——南宋诗人苏轼在杭州做官时,经常和友人在西湖边的苏堤上举行宴会。“南北”句——形容山高耸入云,好像用铁锁锁住了翠绿色的云雾;“藏楼阁”句——指山上树木丛生,好像楼阁隐没在烟雨之中。“欲雕杨柳”句——意思是柳枝像要雕刻的一样美丽动人;“半破芙蓉”句——指荷叶已长到半开半合的程度。“波底画桥”句——指湖中水波映着桥影,好像是画中的一样
注释:五月初三之后,天街之夜不闭。远远望去,那一抹月光犹如利剑,划破了青天。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五月初三之后,天街之夜不闭的景象。诗人遥望远方的月亮,仿佛是一把利剑,划破了青天。诗中运用比喻的手法,将月光比作利剑,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赞美之情。同时,诗中的“搯破楚天青”也体现了诗人对楚国的热爱和敬仰之情
绕郭烟岚溪上来,千峰碧玉一环开。 红云岛上熙春路,帘幕重重阚楚台。
水镜得闲居,修竹荫轩庑。 樵岚城市外,迥有山林趣。 幽窗宜习静,孤坐忘百虑。 风枝正韵秋,寒叶更飞雨。 兹来息奔走,即此成燕处。 道胜物自轻,权势皆粪土
溧阳渺渺红尘杳,讼牒簿书何日了?日斜犹自未休衙,欲寝楼头已催晓。 政出多门空扰扰,休夸金印大如斗。君不见古人惜砚如惜圭,端溪妍丑纷不齐。 此来囊中无一锥,但携石砚作亲随。官罢奚奴背归去,浓磨香墨赋樵溪
昨夜新霜酿晓晴,晚霞入海耀南闽。 可怜天际乡关月,也到金渊照旅人。
石头据险昔人城,断壑连山接杳冥。 豪杰尽随流水去,年年江上草青青。
移舟买酒近菰蒲,北望扬州有若无。 雁字欲书兴废字,长天无语接平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