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
华彦清登常州玄妙阁有诗因同韵 地接三吴口,人操众楚音。 树迷晴漠漠,花乱夕森森。 碧是当时血,春非往日心。 翻思当矢石,犹暇惜冠簪。 注释: 三吴:泛指江南一带地区。 楚音:指楚国的音乐。 漠漠:形容树木茂盛。 森森:形容花丛密集。 碧:此处指血迹,暗指历史上的战场。 当年:指过去的日子。 当矢石:指面对战争时。 暇:有空。 丞相戈如雪:丞相的武器就像白雪一样锋利。 将军志比金
【注释】 涵虚阁:在浙江绍兴兰亭附近,相传晋代王羲之在此临池洗笔。崔嵬:高耸貌,这里指亭阁的高大。结搆:建筑结构。苍崖:青黑色的山崖。群山:指周围的山。罗列:布置、安置。势:地势。入五湖:接近太湖。小:狭小。气敌万夫壮:气势可与万人相比。想当全胜时,自足恃保障:回想当年胜利的时候,自己足以依靠它来保平安。登之尚心怀,却倚独惆怅;登上此楼还心有牵挂,独自倚立令人感到惆怅。远近互出没,风霭相摩荡
【注释】 蜂虿:蜂、蝎等毒虫螫人。阿誉:称赞。区区:计较,小题大做。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物诗,借赞美一位老妪的壮烈行为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 “蜂虿螫我手,阿誉须动色。”蜂虿螫人,这是事实。阿誉(应为阿谀)者看到此情此景,便动颜色,这也是一种事实。“如何割股女,引刀不爱惜。”“如何”二字,有反诘的语气,也暗含着赞叹之意。割股,是古代女子为救亲以身殉节的一种方式,这里指的是那位老妪
和曹克明都事灵岩二绝 金屋妆成贮祸基,君王犹自苦沈迷。 百花洲上西风急,唯有寒芜一尺齐。 注释翻译 - 金屋妆成贮祸基:华丽的宫殿被装饰得十分华丽,但实际上却隐藏着祸患。 - 君王犹自苦沈迷:君王仍然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 百花洲上西风急:百花洲是一个繁花盛开的地方,但秋风强劲使得景象显得凄凉。 - 唯有寒芜一尺齐:只有一片一尺长的寒草齐头并进。 赏析
通过赏析《再题赵子固兰蕙卷二首·其二·蕙》可以发现,诗人以生动的手法描绘了兰花蕙草的生长情况和春天的生机勃勃。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作原文: 无数花开一两枝,更栽百亩亦相宜。 江南三月春如酒,恼乱蜂儿总不知。 2. 诗句翻译: - “无数花开一两枝”译为“无数的花朵中仅一两株开放”。这句诗通过数量词“无数”突出了花朵的繁多,而“一两枝”则强调了其中的稀少与独特性。 -
卧云书院 元代诗人陈方作品 1. 诗句释义 - 春尽范公祠下路 - 山云漠漠水泠泠 - 不知无数长松树 - 若个根边有茯苓 2. 译文注释 - “春尽”:春季结束,意味着春天的结束,暗示着新的开始。 - “范公祠下路”:范公祠,指范仲淹的祠堂;路,表示地点。范公祠位于此处,意味着诗人行走在范公祠附近的道路上。 - “山云漠漠水泠泠”:山中的云雾渺茫,水面清凉。这描述了一种宁静而幽远的景象。 -
再题赵子固兰蕙卷二首 雪消云净墨池方,爱杀窗前叶叶长。 只为朝东春得早,风吹一夜紫苞香。 注释与赏析 - 注释 雪消:雪花融化。云净:天空晴朗。墨池:砚台。爱杀:非常喜欢。叶叶:形容树叶繁密。朝东:面向东方。春得早:春天来得早。紫苞:紫色花朵。香:香气。 - 赏析 这首诗是描述春天的景象和对兰花的赞美。第一句“雪消云净墨池方,爱杀窗前叶叶长。”描述了雪消后的天空和墨池的宁静
门外长松可十围,松根下有茯苓肥。 一双啼鸟忽飞去,却是老僧来挂衣。 注释:在门外生长着一棵巨大的松树,树干周长可达十围。松树的根部下埋藏着丰富的茯苓。突然,一对鸟儿从空中飞过。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灵岩寺外的景象和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诗中以松树、茯苓为象征,寓意着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以及人对自然的崇敬和依赖。此外,诗中的“双啼鸟”形象,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注释】 金井坞:山名,在今江西上饶市西南。马家巷:地名,在今江西玉山县。水西头:指江流的西岸。树树垂杨可系舟:形容杨柳繁茂,可以系船。杨花飞过岭:指杨花飘落在岭上。向人行处不能休:指诗人不忍离去。 【赏析】 诗写春景,以“宿”为题,却从“马家巷里水西头”落笔,点明“宿”的地点。接着描绘了一幅“垂杨可系舟”的景色图:马家巷口,江流之西,两岸杨柳成林。垂柳如丝,轻拂水面,倒映水中,宛如一幅天然图画
留福寿庵小饮 主人能歌客能饮, 饮罢清泉清渴吻。 醉起不知风力高, 夜半松花落香粉。 译文: 主人能歌善舞,客人也是酒量非凡,我们一边喝酒一边唱歌,喝得痛快淋漓,感觉口渴难耐,于是用清泉水解渴。喝得醉醺醺的,竟然不知道夜晚的风有多大,吹得人头发凌乱。半夜里,松花飘落,香气扑鼻,仿佛是有人在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庞,我不禁陶醉在这美妙的时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饮酒作乐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