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注释:不要怪我花前笑语不停,人间何事令人凄然泪下。 从今以后,我将扫除樊笼般的束缚和障碍,我要在桃源深处安家落户,过清静的隐居生活。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写于他晚年的时候。诗中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他通过描绘花前笑语和桃源深处的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由和宁静的渴望。同时,他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憧憬
【注释】 草堂:指杜甫的“成都草堂”,即今四川成都市郊杜甫草堂遗址。 十二首:杜甫有《春望》《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等组诗,因题名,故称“十二首”。 手栽数种细青青:亲手栽种了几种嫩绿的小草,长得十分娇嫩可爱。 忽蔓堂阶刺眼明:忽然蔓延到堂前台阶,刺眼生光。 东风:春风。费:耗费,这里指吹拂的意思。 好向春时却尽生:意思是春天来临的时候,这些新长出的草又全都死了。 赏析:
【注释】 枝英秀发:指花枝上新长的嫩芽。亦擅场:也很争气。银白金黄:指花朵的颜色。细香:淡淡的香味。 一种幽情吹不尽:这是指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永远也表达不完。世人虚重百花王:人们只是看重百花之王,而忽视了梅花的独特之美。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咏梅诗中最著名的一首,表达了他对梅花的深深喜爱之情。全诗四句,每句五个字,押韵整齐,读来朗朗上口。首句“枝英秀发”直接点出主题,描绘出梅花枝上的嫩芽
注释:桂花树不追求鲜艳的花色,甘愿为黄英作殿宇。 绿油油的露叶任凭风吹雨打,自有一种袅袅的芳香在自家庭院。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看花十二首”为题,借赏花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全诗用拟人化的手法,将桂花比做人,写出了桂花的风姿。前两句写桂花不求艳色,只愿为黄英作殿宇。后两句写桂花不怕风雨,自有一股清香自是家。整首诗清新别致,耐人寻味
草堂看花十二首 且从诸种问风流,休怪紫荆最后抽。 试看红艳倾阳日,乱蕊繁英何处求。 注释:暂且从各种花卉中探求它们的风姿,不要怪紫荆花在百花之后才绽放出来。试着看看那些鲜艳的红色花朵,在阳光下倾斜生长,那乱糟糟的花蕊和繁茂的花瓣,它们又在哪里寻找呢?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对百花的一种赞美。诗中,他先以“且从诸种”开头,表示他愿意去探究各种花卉的独特之处,表现出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好奇心理。然后
【注释】 遣兴:寄兴,寄托情思的意思。南州:今江苏扬州一带。花竹:指园林中的花草。造次:急遽;仓促。荣辱:指富贵与贫贱、尊卑。行藏:处世的进退。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于南州寓居时所作。诗人借花竹来抒发自己对荣辱不惊、随遇而安的淡泊情怀。首句写景,点明地点和季节。第二句写听鸟问花,以动衬静。第三句写诗人对荣辱的不屑一顾。第四句写诗人对行藏的超然物外。全诗表现了一种清高脱俗、恬淡宁静的境界。
【注释】 ①“南畦”四句:写茅屋竹径,人来人往。南面种菜、北窗开尊,是诗人在山居中自得其乐的生活。②翠微:青翠的山色,这里指山中的松林。 ③“遣兴”二句:诗人闲居无事,以诗遣兴。十二首,本《文选·潘岳<秋兴>》诗之篇目名,这里泛指诗篇。④“茅堂”二句:意谓茅屋竹径,人来人走,鸟鹊行云,它自己归去。⑤“葵花菜”三句:意谓我虽少摘葵花菜,但仍然可以悠然自得。⑥“翠微”二句:意谓我虽然在山居中自得其乐
翠屏幽竹静相亲,白眼科头酒后春。 病我迂疏慵世会,不是东西南北人。 注释:在翠绿的屏风上,竹子显得格外幽静;白科眼睛看着酒杯,仿佛看到了春天的气息。因为我过于迂腐和拘泥,所以不愿与人交往,不是东南西北的人。 赏析: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诗。首句写屏风,次句写眼睛,三句写自己的个性,四句写自己对世事的态度。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幽远空灵,表达了诗人超然物外、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个性以及淡泊名利
注释: 最喜一庭开九里,可怜天棘蔓青丝。 闲英细撷浑无数,开合纷纷只自宜。 译文: 庭院里的花朵最为喜爱,可惜天棘藤蔓攀上了花枝。 悠闲时采摘花朵繁多,花开时分纷纷绽放
已见繁华悲眼前,又闻陵谷变桑田。 南州野士居郑谷,不吃鱼粱吃紫烟。 注释: 已见繁华悲眼前,又闻陵谷变桑田。 已经看到了眼前的繁华景象,却感叹世事变迁,如同桑田一般。 南州野士居郑谷,不吃鱼粱吃紫烟。 生活在南方的一个隐士名叫郑谷,不食用鱼和梁米,而是喜欢吃紫色的烟雾。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繁华与荒凉的对比来表达诗人对世间变化的感慨。首句“已见繁华悲眼前”表达了诗人在看到眼前的繁华景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