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大钦
【注释】 “蔓草”:指长满野草的荒郊野外。 “伤极目”:因看到蔓草而感到伤感。 “芳辰”:美好的时光。 “谁为携”:谁能与我相伴? “树杪”:树枝上、树叶尖端,指高处。 “雨过草堂西”:草堂西边的草屋被雨水洗刷过之后。 “物候清神寂,虚怀迥不迷”:自然景象使心境变得清静,内心空阔没有迷惑。 “祇应存吾道”,只有应当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路。 “葵藜”:一种植物,比喻隐士。 【赏析】
注释: 上天洒下雨露,万物生春。 甘苦齐结果实,麻桑更拂人。 快乐之心愈淡泊,敦厚之道为邻里。 满眼皆是因缘而生之事,离披浑然天真是真性。 赏析: 首联“上天垂雨露,何物不生春。”描绘了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这里的“上天”指的是自然的规律和秩序,而“雨露”则是自然赋予生命的礼物。诗人通过对比“何物不生春”,表达了对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感慨。 颔联“甘苦齐结实
【注释】 春园屋壁八首:即《春园赋·屋壁八咏》。其八,此诗的第八句。世故中年浅,指人生经历少;烟花春事悠,指春天的景色和往事。祇令卧花月,祇令,衹是、只,仅、祇,只是、祇,仅、祇,仅。今古嗟云浮,今古,今昔;嗟,感叹。云浮,比喻世事变幻。 【译文】 世故中人阅历浅,春天里的景色很悠长。祇是闲卧在花下,对今古之事都叹息。 赏析: 这是一首借物抒怀的诗作,作者借写春天之景抒发自己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句释义: 十亩幽栖地,乾坤一息闲。身从花鸟幻,道在羲唐间。 译文: 拥有一方宁静的十亩田园,在这广阔的天地之间,我找到了片刻的安宁与闲暇。我的身心仿佛随着花鸟的变化而幻化,我的道行则深藏于羲和唐尧的年代。 赏析: 此诗以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悟为主题,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之情。首句“十亩幽栖地”,用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居所,让人联想到一个远离尘嚣、接近自然的避世之所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1. 贫居依谷口: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因贫穷而居住在谷口的情景。"依"在这里意味着依靠或处于某种状态,而"谷口"通常指的是山谷中的入口,可能是指诗人居住的地方靠近山谷。 2. 灌木赖幽清:这句诗描述了周围环境的静谧和幽静。这里的"灌木"可能指的是周围的小树丛,而"赖"则意味着依赖或享受。"幽清"形容环境非常安静和清爽。 3. 欲往风云会
榕间即事 高榕长寂寞,幽竹自青青。 闲卧观物化,冥思会性灵。 浮光速流电,身世一浮萍。 悠然清轩暮,步履出林坰。 注释: - 榕间:指榕树之间。 - 寂寞:孤独、寂静的意思。 - 幽竹:指竹子,常绿植物,象征坚韧和清高。 - 物化:万物变化,自然界的运行规律。 - 冥思:深入思考,冥思是指通过深入思考来理解事物的本质。 - 性灵:人的本性和灵魂。 - 浮光:比喻光阴如流水般迅速流逝。 - 流电
晴轩 蓬门今卧稳,野草思氤氲。 轩岳来清气,晴窗检白云。 渐与人俗远,转于鸥鹭群。 东风吹几杖,不歉北山文。 【译文】 我住进了简陋的茅屋,心境安稳如常,野草在窗外生长,思绪也变得模糊起来。 从高耸的山峰中传来清新的气息,我在明亮的窗前观赏那洁白如雪的云朵。 渐渐地远离了世俗的人和事,转而与鸥鹭等水鸟相伴。 春风拂过我拄着的拐杖,让我想起了隐居在北方山林的先贤。 【注释】 1. 蓬门:指简陋
乍雨:忽然下雨 消炎燠:消除酷热,凉爽 青开平野望:望着平坦的田野 香送百花清:清香送来,使百花更清新 乳雀频将子:雏鸟频频地衔着食物喂雏儿 山蜂远趁晴:山蜂飞得远远的,趁着晴朗的天气 故园风景在:故乡的风景就在眼前 潇洒:自由自在的样子
【解析】 本诗首联“凭高试一望,历历见分野。斯人各有营,谁是悠悠者。”诗人登上高楼远眺,只见层层叠叠的山峦,清晰可见。而在这茫茫的云海之中,又有谁能够像仙人一样逍遥自在呢?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一种人生哲理,即在纷繁复杂的世事里,人们各自为政,各行其道,谁也超脱不了这个现实。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界的无奈与愤慨之情。 【答案】 登楼 凭高试一望,历历见分野。 斯人各有营,谁是悠悠者。 注释译文:
【注释】 畬(xú):水田。侵辰:趁着晨光。穫:收割。东菑(zī):指东方的田地,这里代指农事。寒:饥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辛勤劳作的情景。首句写稻谷成熟的景象,次句写农民趁着晨光收割庄稼;三、四句写今年丰收之喜,免于饥寒之苦。全诗朴实自然,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农情”即农民的心情。诗人通过描写春日里农民在平畬中忙碌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