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棐
注释: 墙头新露一枝红,压尽隋人万彩工。 香艳便栖云鬓老,也胜飘泊晚西风。 赏析: 首句“花”,以一“花”字点题,引出了全诗的主题。第二句话是说,这朵花儿在墙头上绽放,就像红色的花朵一样鲜艳夺目,它的颜色和姿态都超过了其他所有花朵,甚至压倒了那些精心培育出的美丽花朵。这里的“压尽”一词,形象地表达了这首诗的诗人对于这种美丽花朵的喜爱和赞美。 第三句话是说,这朵花儿的香气很香
【注释】1、小院东风:指春天的东风吹动着庭院里的花木。去住中:指春风的吹动,有时停驻,有时离去。2、春愁元不隔帘栊:春愁(指因春光明媚而引起的愁思)本来就不会隔着帘栊。3、自家颜色凋零尽:自己的容颜已经凋零殆尽。4、却对花枝惜堕红:却对着花枝怜惜那凋落的红花,好像不忍见到自己美丽的容颜也凋落一般。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闺怨的诗。首句“小院东风去住中”,写春风的往复吹拂,暗示着女子的孤独与苦闷
【注释】 枯荷:荷叶凋零。 万柄:许多,形容荷叶众多。绿荷:荷花。衰飒尽:衰败枯萎。 雨中:雨中,雨天或下雨时。无可(wú kě)盖眠鸥(wēi méi ōu):雨中,雨天或下雨时,荷叶无法遮挡栖居在上的水鸟。 乍:忽然,突然。叠青钱:指荷叶重叠。青钱,古代铜钱的形状像青钱一样,所以用青钱来比喻荷叶。 肯信:相信,不相信。池塘:池水,水塘。有暮秋:有秋天的意思,这里指池塘里已经长满了落叶
诗中“别后相思瘦玉肌”,描绘了闺中少妇因思念而容颜消瘦的情景,形象地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恨君得似梁间燕”,表达了对爱人不能归来的哀怨和无奈。整首诗情感真挚,细腻入微,将闺中少妇的相思之苦和对爱人的眷恋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令人感动。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译文: 别后相思瘦如玉肌, 无法忍受再次穿着欣赏花衣的日子。 怨恨你像梁间的燕子, 社日(春分)一离开家就返回。 下面是这首诗的赏析:
离愁一点浓如黛,强把金篦扫不开。 新月几番呈巧样,薄情夫婿未归来。 注释与赏析: - 离愁一点浓如黛:表达了因离别而产生的深深忧愁,如同浓墨般深沉,难以用言语表达。 - 强把金篦扫不开:使用金篦试图梳理这无法解开的忧愁,但徒劳无功。 - 新月几番呈巧样:月亮以不同的形状出现,象征丈夫不在身边时的孤独与等待。 - 薄情夫婿未归来:丈夫的冷漠和不归让女子感到更加绝望和痛苦。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芭蕉叶上题诗字,雨后来看半不全。 - 关键词:芭蕉、叶、诗、题、雨后、看、半不全 - 注释:在芭蕉叶上写下诗句(即“诗字”),由于下雨的原因,这些诗字被雨水冲刷,留下了痕迹但不完整。 - 赏析: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慨以及无法完全展现其才华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敏锐观察。 2. 馀湿未胜浓墨补,且携卮酒到花前。 - 关键词:馀湿、浓墨、补
【注释】湖边:水边。木芙蓉:荷花的一种。开到木芙蓉:指在湖边种植木芙蓉。攘尽荷花十里红:将十里的荷花全部清除。荣枯同是一秋风:荣和枯都是秋天的风所吹落的,没有什么两样。 【赏析】这是一首七绝,诗人通过写荷花的荣枯、红蓼的荣枯,表达自己与世无争的淡泊之志。 首句“湖边开到木芙蓉”,是说在湖边的空地上开满了木芙蓉;次句“攘尽荷花十里红”,是说把十里路的荷花都铲除了;第三句“红蓼莫惭颜色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炼字和意境的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在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中的重点句子来赏析,并结合作者的情感来分析。 明妃(王嫱) 汉宫眉斧息边尘,功压貔貅百万人。 好把香闺旧脂粉,艳妆颜色上麒麟。 注释:汉宫——指西汉宫廷。“眉”是代词,即“自己的眉毛”。这里指代王昭君。息——止息。“边尘”一指匈奴的入侵。“貔貅”,猛兽之名,这里指匈奴军队。“百万”一形容数量多
【注释】 1. 晚泊:傍晚靠岸。临平:在今浙江杭州西面,是杭州的别称。市桥:即钱塘江边的浮石桥。 2. 税亭:征收赋税的驿站,也指税亭民屋。柳:柳树,此处代指河岸上的垂柳。 3. 秦封:秦时所封的土地,泛指朝廷。 4. 枉折腰:枉自弯腰,枉作谦卑的样子。这里用夸张的手法,表示自己为迎送官员而不得不屈尊俯就。 【赏析】 此诗写诗人傍晚停舟于临平,目睹市桥一带的景象,触景生情
【注释】: 1. 闺怨五首:《集贤学士徐铉文集》中,有一首《闺怨》五绝,诗云:“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寒。含情凝立久不语,疑是佳人昨夜看。”此诗为五言绝句,故称“闺怨五首”。 2. 眉锁从春不暂开:指女子愁眉紧锁,春天也不曾暂时舒展开来。 3. 懒移心事向妆台:意谓心思懒散,没有心思去梳妆打扮。 4. 恩情恰似残花片,去逐东流更不回:指女子对丈夫的深情如同残花片片凋零,随着水流向东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