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棐
【释义】 腊月的雪连夜到天亮都在飞舞,锦被的公子未曾知晓。起来拿起拐杖敲打梅树,却让梅花被轻轻压倒了枝条。 【注释】 雪晓:即“腊雪”。 锦衾:指用锦绣装饰的被子。 扶得轻盈压损枝:指梅树枝条因受到敲击而轻轻被敲弯了。 鉴赏: 这首诗以景起,以景转,以景结,意境优美,富有情致。首句写雪,点明时间是在腊月,雪花飘飞了整整一夜,直到天刚亮的时候才停。第二句写人,描绘了一个公子形象。他睡得很沉
注释:月光照进庭院,花影映在窗户上,我郁闷地躺着,无心插簪朵。春寒中,只有我一个人,没有伴侣共享这寂静。于是,我把熏炉放在一边,独自品读一本书。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晚上的闺房中,由于寂寞、无聊、郁闷的心情,无心打扮,无心欣赏窗外的美景,更无心情去享受被褥的温暖。她只好闲下来,拿起一本书来阅读。整首诗以“闺怨”为主题,通过对女子日常生活状态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
秋江渔父 小舟轻似一鸥飞,恋月随风惯不归。 困卧芦花深雪里,夜寒添盖旧蓑衣。 注释: 1. 小舟轻似一鸥飞:形容渔船像一只轻盈的鸥鸟一样,在江面上飘荡。 2. 恋月随风惯不归:形容渔夫喜欢夜晚赏月、乘风而归,已经成为他的习惯。 3. 困卧芦花深雪里:形容渔夫在深雪覆盖的芦花丛中休息、睡觉。 4. 夜寒添盖旧蓑衣:形容渔夫在寒冷的夜晚,为了保暖,又添加了一件旧的蓑衣。 赏析:
对镜词 透过镜子观察内心世界 1. 诗作原文 烟护杏腮寒,日衬桃腮暖。 惟有镜中花,东风都不管。 2. 诗意赏析 此诗以自然景象为背景,通过“烟”和“日”的描绘,形象地展示了春天的美丽景色。然而,在诗人眼中,这些美景似乎与自己的情感无关,只关注自己的影子——镜中的花,以及无情的东风。这种独特的视角,使得这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深度。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于自我认知的独特见解。 3. 诗歌创作背景
【注释】 帕子:一种小手帕,用来擦眼泪。妾:古代女子对情人的称呼,这里指代自己的情人。郎恩:男子的恩惠。纤腰:细腰,形容身段苗条。多时不系纤腰舞:长时间没有和情人在一起跳舞。花前拭泪痕:在花开的前面流泪,擦拭脸上的泪痕。 【赏析】 “万缕纵横如妾恨”,意思是:万千丝线,纵横交错,像我无尽的恨意,此句中用万缕来写情思之深重,用纵与横来比喻情丝之纷乱,表达了诗人深沉的感情。 “一方轻薄似郎恩”
注释:趁着山间的笋蕨刚长出,我借厨房烹煮它们。 请谁帮我分担一些,送给中朝的吃肉之人。 赏析: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描写自己独自在山间采到笋蕨,然后烹煮食用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中朝权贵的不满和讥讽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赏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概括要点,并结合重点语句作具体的分析。此诗是作者于淳熙八年(1173)任福建转运判官时所作。东津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市东),为建溪之要冲。诗人以“江山胜”形容东津,意谓其地有“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读史方舆纪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安顿亭台到处宜”句
【注释】 妾身:指女子的身躯。如乱丝:比喻女子像乱丝般地缠绕在一起。卷藏:卷缩收藏,隐藏起来。箱箧(qiè):盛物的小箱子或小柜子。 愿上鸳鸯机:愿与丈夫一起织出鸳鸯图案的衣服。 为:被。分理:分开梳理。 【赏析】 《长门怨》,乐府旧题。汉成帝时,赵飞燕姊妹受宠于皇帝,后成帝荒废政事,专宠赵氏姐妹,赵氏姐妹常居长门宫,故后人称之为长门怨。此诗写赵家姊妹因失宠遭冷落之苦
【解析】 这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七言绝句。首句“一室宽于养鹤笼”,以养鹤笼比喻自己的居室,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对居室的珍爱。第二句“荻帘疏透雪花风”,是一幅生动的画面:雪白的荻帘,透过它,飘洒着雪花般的风,仿佛是一片片洁白如玉的鹅毛在飘动。第三句“怪来几案无寒色”,诗人写景至此,突然发问:“奇怪呀!我的书桌上为什么没有一点凉意呢?”第四句“春在题诗卷子中”,诗人用了一个巧妙的反诘手法
注释: 午时刚醒,醉意正浓,一直睡到傍晚才起来。起身喊茶,点上熏香的炉火。隔着窗户,听到几声轻轻的敲花雨声,仔细听却什么也没有。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诗人在午觉之后醒来,听到外面有敲打花朵声,细听又没有,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琐事的淡泊之情。 译文: 醉意正浓,一直睡到傍晚才起来。起身喊茶,点上熏香的炉火。隔着窗户,听到几声轻轻的敲花雨声,仔细听却什么也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