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
注释: 彩凤:传说中的凤凰,这里指西平侯沐英。 遗雏:遗留下来的后代。 喤喤:声音盛大的样子。 神龙:指皇帝。 亲哺育:亲自抚养和养育。 跃马赞皇图:骑着马赞美国家的伟大计划。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皇帝的感激之情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皇帝对西平侯沐英的关怀和培养,表达了对皇帝的感激之情。 首句“彩凤有遗雏”,意思是说皇帝像彩凤一样关心着西平侯沐英的后代,留下了宝贵的遗产
【注释】 1. 何所爱:何处可喜爱。 2. 芝兰室:指有芝和兰的房间,这里指书房。 3. 附飞龙:指乘风腾云的本领。 4. 上天看红日:指登高观瞻壮丽的景色。 5. 赏析: 此诗是说,小儿最喜欢什么,就是喜欢那充满芝兰之气的书斋。他渴望自己像飞龙一样有乘风腾云的本领,去登高望远,观赏太阳。 【译文】 小儿最喜欢什么地方?最喜欢充满芝兰香气的书斋。 他还想学飞龙一样有乘风腾云的本领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鉴赏诗歌内容要点的能力是高考考核的必考点,考查的题型有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结构等,主要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结构。解答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抓显性信息,即题目中要求分析的内容;②找隐性信息,即题目所给的信息没有直接点出但可以通过分析得出的信息;③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④从表现手法角度赏析;⑤从表现效果的角度赏析;⑥从情感的角度赏析。
【注释】: 题清沂书隐 清沂河上路,芳草东西渡。 时有读书声,云山自朝暮。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处隐逸之地的景色,以清沂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画卷。首两句“清沂河上路,芳草东西渡”,描绘了清沂河畔的宁静景象。清沂河上,两岸芳草萋萋,仿佛在迎接过往行人的到来。而当人们驻足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时,却不知何处是尽头。于是,人们只能选择从东或西方向继续前行,寻找心中的答案
注释:我也很惭愧自己的才华非凡,但有赖于你来传播。 皇风清蓟北,有待画凌烟。 赏析: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刘士荣的赞美和感激之情。首句“仆也惭瑰伟”,诗人谦虚地称自己为“仆”,认为自己的才华非凡,但有赖于刘士荣来传播。第二句“丹青赖尔传”,诗人赞美了刘士荣的才华,认为他能够将美好的事物通过绘画传达给世人。第三句“皇风清蓟北”,诗人用“皇风”来形容刘士荣的高尚品质,表达了他对刘士荣的敬仰之情
注释:小儿所喜爱的东西是什么呢? 圣人有六经,天地有日月。 日月万古存,六经终不灭。 译文:小儿所喜爱的东西是什么呢? 圣人有六经,天地有日月。 日月万古存,六经终不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之作,作者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历史和历史的尊重。诗中通过对比,突出了历史的永恒性,表达了对历史和历史的敬畏之情
【注释】 1、献策黄金阙:为皇帝出谋划策。 2、岭外州:指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 3、之官岭外州:指欧阳永清之任韶州。 4、离恨:离别的哀愁。 5、江水共悠悠:江水流动不息,与离别之情相呼应。 【赏析】 《送欧阳永青训导之官韶州》是一首七言律诗。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欧阳永青赴韶州任职的喜悦与不舍之情。首联点明欧阳永青此次赴任的背景,即向金阙皇帝建言献策;颔联写其即将离开的情景,表达了惜别之情
【注释】 春尽:春天结束。故乡来:从远方回到故乡。秋深:秋天来临。别我归:离开我来归去。宦情:官宦之情,仕途中的感情。纸薄:比喻官宦之情像薄薄的纸张一样脆弱。只是:只当;当作。念庭闱:想到家乡的庭院。 【赏析】 此诗为作者与友人刘士荣离别赠答之作。首句写自己由远而归,次句写友人离我而去;第三、四句以“同”对“只”,以“薄”对“厚”,以“念”对“不念”;末二句则直抒胸臆
注释:青云坊下路,万里此分襟。 等待有传书的鸿雁,相约在上林苑。 赏析:本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用“分襟”二字来表现与友人离别时的情景。“青云坊下路,万里此分襟。”写送别的地点和双方的心情。“分襟”是古代的一种习俗,表示分手时要互相拥抱道别,这里用以表明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青云坊下路”,即指长安城西的长安街。“万里”,言离京之远,表达了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深情。“相期弋上林”,即“期于弋上林”
【注释】圣主:指唐太宗李世民。开东阁:在长安建大明宫前殿东侧的一座小殿。唐代宰相、翰林学士多在大明宫值班,故称“学士”。孤凤尾:指独骑高头骏马,形似凤凰尾巴。望云霄:比喻志向远大。 【赏析】《简胡学士光大》是初唐诗人虞世南为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序文,赞扬其文才非凡。诗的前两句赞美了王勃年少有才,已受朝廷重用;后两句则描绘了一幅王勃才华出众、志向远大的图景。诗人对王勃的赞赏之情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