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沂河上路,芳草东西渡。
时有读书声,云山自朝暮。
【注释】:
题清沂书隐
清沂河上路,芳草东西渡。
时有读书声,云山自朝暮。
【赏析】:
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处隐逸之地的景色,以清沂河为背景描绘出一幅静谧的田园风光画卷。首两句“清沂河上路,芳草东西渡”,描绘了清沂河畔的宁静景象。清沂河上,两岸芳草萋萋,仿佛在迎接过往行人的到来。而当人们驻足欣赏这美丽的风景时,却不知何处是尽头。于是,人们只能选择从东或西方向继续前行,寻找心中的答案。这里的“渡”指的是过河的意思,形象地表现出人们在面对未知时的那种迷茫和无助。
第二句“时有读书声,云山自朝暮”。接下来,诗人又为我们描绘了另一幅画面。在这宁静的环境中,不时传来阵阵读书声,让人心旷神怡。而那些被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在诉说着它们的故事。这里的“读书声”象征着知识与智慧的传播和交流,而“云山自朝暮”则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这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这首诗通过对清沂河畔的景象进行细腻的刻画,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壮观以及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思考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