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蔡音书近,高谈复论文。
六经悬白昼,千载信浮云。
汉简何多凿,秦坑亦合焚。
操觚任缓颊,安得见华勋。
寄胡学士光大的第二首诗,诗人通过对胡光大深厚的情谊和对历史文献的珍视进行了表达。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上蔡音书近:指与胡学士通信的书信频繁,表达了对胡学士的思念之情。”上蔡音书”可能是指胡学士的籍贯,而“近”表示诗人收到这些书信的时间并不遥远。
- 高谈复论文:形容胡学士在学术上的高论或论文,诗人通过这个词语展现了胡学士学识广博、讨论问题时言辞犀利的特点。
- 六经悬白昼:这里的“六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即古代的六部重要文献:《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和《春秋》。“悬白昼”意味着这些经典著作被广泛传播和学习,如同白天悬挂在天空一般,无处不在,无人不知。
- 千载信浮云:将历史比作飘忽不定的浮云,暗喻历史的虚无或变幻无常。诗人通过这种比喻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 汉简何多凿:这里的“汉简”指的是汉代的竹简或木简,是古代重要的书写材料。“何多凿”暗示这些古代文献遭受了过多的破坏和篡改。
- 秦坑亦合焚:通过“秦坑”和“焚”两个词汇,诗人描述了秦代对书籍的破坏和销毁行为,进一步强调了古代文献传承的困难。
- 操觚任缓颊:这里的“操觚”指的是执笔写作,而“缓颊”则是指游说劝说,用来形容诗人在文学创作中的努力和对正义的追求。
- 安得见华勋:表达了诗人对于能够见到自己努力成果的愿望,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个人成就的渴望。
解缙的《寄胡学士光大二首》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刻历史哲思的作品。它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展示了他对于文化传承与个人成就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