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世间宁有清如许,买断岚烟入樽俎。 我来乘此玉辉寒,要上峰头呵佛祖。 注释:世间哪能找到像这般清澈的泉水?我趁着这寒冷的山间美景,要上到峰顶去拜见佛教的祖师。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怀的七言绝句。前两句以设问起笔,赞叹杨吉老知军玉辉亭旁之泉“清如许”,后一句则由赞美转为感叹,认为世间难得有这样的好山水,便乘着这股清凉之气来到峰顶,准备拜见佛教的祖师。诗中将“水”与“雪”、“山”并置
注释:当年公主嫁给毡裘,自摘芳兰制成此油。燕代自古多绝艳,涂妆今有汉风流。 赏析: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的《许师正秀才游燕中得膏面碧云油见示因作二绝句》中的第二首。诗的前两句赞美了许师正的才华和技艺,后两句则表达了对古代燕代美女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回味无穷
【注释】 鸡皮鹤发病龙钟:比喻年纪大了,身体衰老。裁鉴中:指镜子里映出的容貌。林宗:东汉名士黄宪,字林宗。比喻人有高才。 自对青铜惜此侬:指自己面对铜镜,爱惜自己的容颜。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送别吴兴太守时所作,以送人之意作结,抒发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和对自己年老体衰的感慨。 “鸡皮鹤发病龙钟,误入林宗裁鉴中。”首联起句写自己年老体衰,形容枯槁,与黄宪相似,故称“鸡皮”,形容人发如鹤羽
注释: 官身宁为倦知还,自忆青山对白间。 有月有风俱是客,爱诗爱酒可能闲。 译文: 虽然身居官场,但宁愿选择疲倦地回归自然,回忆起青山和白云相伴的宁静时光。 有月亮有微风,都是远离尘世的游客;我热爱诗歌和饮酒,或许能在这闲暇中找寻到心灵的寄托。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寄题李德修通判宣城隐舍二首中的第一首。诗人在风月堂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志趣。 “官身宁为倦知还”
【注释】: 向来:以前。风月雄清地:指风景优美的地方。今:现在。升平将相家:指国家太平,君臣和睦的家庭。自启:自己打开。 放山入:让山进来。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傲:这里是欣赏、仰慕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是题杨吉老知军玉辉亭的。杨吉老是作者的朋友,曾任知州,后因事被贬。诗中赞美他知人善任,为官清廉。首句写玉辉亭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二句赞美他在国家安定时做官,三、四句写他对知州府僚的态度
【注释】 元丰:宋神宗年号。应制:皇帝命令下的应酬之作,即按皇帝的旨意写作。规模:指体裁、形式。奕奕:鲜明貌。风流:文采。自一家:独树一帜。词剧(qì):辞藻华丽。小庾(yǔ):南朝梁文学家江淹,字士龙。张华:西晋文学家,字茂先,有《翰林记》。儿女笑:形容作品内容生动活泼。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吴兴太守时作,共十首。此为第六首,写吴兴太守之风采。 “元丰应制规模在,奕奕风流自一家”。这是说
【注释】:太简:指杜甫晚年的草堂。老人家似客,室中犹恨未空虚:杜甫晚年住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的草堂(今属成都市)时,经常有老朋友来看望他,他常以“老翁”自比,把朋友比作“客人”,而自己则像客人一样寄人篱下。室中犹恨未空虚:杜甫对草堂的布置还不满,认为它还不够理想。筋挛步涩常须酒,日入中昏始废书:杜甫一生好酒,经常是“筋挛步涩”。日入中昏,即太阳落山之时。 【赏析】:此诗写杜甫晚年生活情况。首句用典
燕寝风清昼漏长,愧公延我读书堂:在这宁静的夜晚,书房里只有清风和悠悠的钟声,我感到无比惭愧,因为您邀请我来此读书。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宁静而雅致的场景,同时表达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让人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诗句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时,要结合全诗加以理解。“贵臣宁许我重陪”的意思是:贵臣们怎肯准许我再陪伴。“他时翊赞升平事”的意思是:将来辅佐君王安定国家,“赋与林下歌康哉”的意思是:让我赋诗歌唱太平盛世。这四句意思是:如今我将离开你,请你不要嫌弃我,将来我一定辅助皇上,使天下太平,那时我会写一首诗来歌颂你的功德。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答案】 且尽离筵酒一杯。 贵臣宁许我重陪
【解析】 (1)公所私:指太守是公家任命的,不是私人。此句言,吴兴太守并非是“人言”中的“此邦公所私”。 (2)子弟等父师:意谓吴兴太守的子弟应学习其父兄的为人行事,而不要学那些不肖之徒(如贪赃受贿者)。 (3)大书深刻岂足纪:意谓太守的政绩与德行,只有通过大书刻在石碑上,用深刻的文字记录才足以表达。 (4)中和诗:即《中和诗》。唐宣宗大中年间,朝廷以“中和”为年号,故称。《中和乐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