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一止
这首诗是诗人为叶叔明的盛圃熙春堂所写的。诗中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首句“吹花嚼蕊桥边路”,描述了一幅春天的景象。春风轻拂,花瓣随风飘落,落在小路上,仿佛是在为行人铺设一条通往春天的路径。这里的“吹花嚼蕊”形象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勃勃的景象。 第二句“衣袖常沾草木馨”,则进一步描绘了春天的气息。诗人走在春天的小路上,衣袖上常常沾满了草木的香气
以下是对《送吴兴太守行十绝句 其一》的逐句释义、注释以及赏析: - 人物中兴第一流:这句诗表达了对吴兴太守才华出众的高度评价,认为他是中兴时期的杰出人物。 - 论才应作富民侯:这里的“富民侯”是对太守才能的赞美,意指太守应被看作是能够使百姓富裕的贤人。 - 帝怜玉笋班中秀:描述了皇帝对吴兴郡中杰出人才的怜爱,如同珍贵的玉石般珍贵。 - 合付蘋花柳恽洲:这里的“蘋花”和“柳恽”都是文人雅称
【注释】 振:指赈济。 廪:仓库,粮仓。 己:自己。 辅藩:辅佐诸侯的封地。 咫尺:比喻极近的距离。入告猷:向皇帝报告。猷,计划,谋略。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吴兴太守所作的行诗。诗人在这首诗里,首先赞扬了吴兴太守对国家和人民作出的贡献,接着又表达了他对吴兴太守寄予的期望。 “振廪已责功及物”,意思是说,当吴兴太守赈济灾民之后,他的功劳已经达到了极致,并且造福于社会大众。 “辅藩千里实分忧”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在理解全诗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句进行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赏析“老奸屏气不敢出,雅俗雍容歌乐康”,可抓住关键词语分析,如“屏气”“雅俗”“雍容”。从“屏气”看出太守的谨慎;从“雅俗”看出太守的和蔼;从“雍容”看出太守的从容。 【答案】 (1)屏气:屏息,收敛气息。形容极其谨慎。(2)雅俗:指高雅与庸俗。(3)雍容:从容不迫的样子 。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对关键词的把握和赏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诗句的意思进行概括分析。“金陵”是南京古称,这里指南京城,是六朝建都之地;“人物风流自六朝”,指的是南京城的繁华景象,六朝时期是东晋到陈的一段历史,六朝的都城在今天的南京。“故山围国尚苕荛”,指的是南京城的四周被青山包围着,山上长满了茅草,形容南京的自然风光。“王气奔瑶阙”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与义的《宜兴道中》。 宜兴,是地名,今属江苏省。宜兴道是古代通往宜兴的道路。这首诗就是陈与义在去往宜兴的路上,经过一条河流时所作。 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详细解释: 第一句“客怀无事只增愁”,意思是说,客人的心情本来就没有事情可以去做,却因为无所事事而增添了忧愁。这里的“客怀”指的是作者的心境,也就是他的思绪和心情。“无事”表示没有事情要做
【注释】 个侬:即“我侬”的谐音。嘉荣唱:指美好的声音。偷来:指偷偷地传进。樽前:酒宴之前。周郎:三国时东吴名将周瑜,字公瑾。觑(qù):观察。 【赏析】 这是一首赠人诗,是劝人不要贪杯误事的。 首句“个侬传得嘉荣唱”,说我把美好的歌声传给了你们。“个侬”是自称,也用做第二人称,与“尔侬”(尔是我)同音异义。嘉荣唱,美声也。 次句“天上偷来曲度新”,说这些美妙的声音,是从天上偷偷传下来的
【注释】 (1)“海内文章”句:指吴兴郡的人文荟萃,有如门庭。 (2)“故宜”句:言吴兴太守才学出众,应该生长在这块地方。 (3)“玉昆”句:比喻吴兴太守的子孙也像玉一样纯洁美好。 (4)“历块”句:形容吴兴太守家族人才辈出,世代繁衍,不须过都论资。 【赏析】 这首诗歌是赞美吴兴太守的诗作。诗人首先赞扬了吴兴郡的文采风华,说它犹如门庭一般,所以应该长养子孙。接着又赞颂了吴兴太守的才智和品德。最后
摘星岭一首 籋磴缘梯兴未穷,青冥有路欲乘风。 朝云暮雨在脚下,井钺参旗落手中。 此世此身长作客,半痴半黠忽成翁。 枕抛偃蹇巅崖上,一洗平生眼界空。 注释: 1. 籋(jiàng)磴(dèng):台阶。缘梯:攀爬石级。兴:兴趣,兴致。青冥:高远的天。 2. 井钺参旗:指古代兵器,象征权柄。落:掌握。手中:这里比喻心中、思想。 3. 此世此身长作客:这一辈子都做客,没有定所。 4. 半痴半黠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进入灵隐寺后的所见所感。下面是逐句释义和赏析: - 诗句1:“石泉苔径午阴凉,手撷山花辨色香。” - 注释: - “石泉”:指寺庙旁的石泉,泉水潺潺流淌,清凉宜人。 - “苔径”:指石泉旁边长满了青苔的小径,显得幽静而古朴。 - “午阴”:指中午时分的阳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手撷山花”:用手采摘山上的花朵,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 - “辨色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