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 松云:指松林和云雾,形容山势高峻。沙水际:即沙水之涯,泛指岸边。微径:小路上。崎岖:曲折不平。东南海:东面大海。大小沽:地名,在今山东烟台市附近,因有大小两山而得名。人烟连岛屿:岛上人迹罕至,只有一些渔船出没。茱萸:一种植物,可入药,也可作香料。王猷:晋代诗人、画家,字处士。他曾任会稽内史,爱好山水,曾说“山川悠美,使人留连忘返”。错莫:指迷惘、徘徊。穷秋信所图:意谓秋天到了
注释: 1. 再宿胶水客舍:再次住宿在胶水这个地方的旅店。 2. 去海三十里:离开海已经三十里的路程了。 3. 北望空冥冥:向北望去,只见一片茫茫的空寂。 4. 斥田秋草白:被驱逐到田里,看着秋天的野草一片洁白。 5. 古灶盐烟青:古老的锅灶上,升起的烟是黑色的。 6. 信宿非怀土:过了一夜之后,我已经不再怀念故乡了。 7. 寒霜又满庭:寒冷的霜又覆盖了庭院,使一切都变得寒冷。 8. 夜潮如有意
【注释】 雨霁早行:雨停天晴,早起赶路。霁(jì),云层散开,天气放晴。 寒雨净天色:冷雨洗净了天的颜色。 晓风收暗尘:清晨的风把积在地面上的尘土吹得干干净净。 乱霞明绮皱:晚霞像织锦的花纹一样交错排列,色彩缤纷。绮(qǐ),有花纹的丝织品。 初日上金轮:初升的太阳,像金色的车轮升起。金轮,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宝物,这里比喻初升的太阳。 草草鸣鸡市:匆匆地走过集市。草草,匆忙的样子。 悤悤渡水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1句:“海月自东出,照人如有心。” - 海月:这里指月亮,因为“海”字在这里用来比喻月亮,如同大海一样辽阔无垠。 - 自东出:从东方升起。 - 照人如有心:月亮好像有心思一样照耀着人们。 第2句:“犹悬九秋影,顿失昨宵阴。” - 犹悬九秋影:就像在秋天悬挂的影子那样清晰明亮。 - 顿失昨宵阴:突然间失去了昨夜的阴暗
【注释】 野行访王文学不遇 秋田泥活活,野路半分明。 露下麦初茁,烟中人自耕。 溪沙夜牛迹,村舍午鸡声。 惆怅林扉寂,幽人不出迎。 【赏析】 《野行访王文学不遇》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此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郊野的劳作图。首二句写秋日郊野的景致;后二句写农人辛勤耕作的景象。全诗以“不遇”作结,抒发了诗人在郊野中访友不遇的感慨之情。 首联“秋田泥活活,野路半分明”,写的是深秋时节,田野里泥土湿漉漉的
诗句解读 1. “晴日村南” - 描述了一个晴朗的日子,地点是村南。这里的“晴日”和“村南”共同勾勒出一个宁静的乡村场景。 2. “朝曦上窗户,许我出村行。” - 早晨的阳光照射在窗户上,暗示着新的一天开始了。诗人允许自己走出家门去旅行,表达了一种对新生活的期待与兴奋。 3. “海映半天雪,松吹十里晴。” - 海和松树都是自然界中的元素,它们在这里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力量
《东阿县哭故同年房舍人》—— 离群之泪 赵执信,字伸符,号秋谷,山东益都人。康熙十八年己未(1679)进士,授编修。他的《东阿县哭故同年房舍人》描绘了诗人对故乡深深的眷恋和无法言说的哀愁: 满目惜离群,秋风不可闻。鱼山才识我,黄石故非君。往事庭中草,前期水上云。遥怜有新契,子建接荒坟。 秋风起,吹散了千山万水间的思念,却带不走心头的悲凉
海潮庵 万里青莲色,虚空拥化城。 人随海鸟至,僧带磬声迎。 梵呗潮相应,楼台蜃不争。 登临悟无住,浑欲厌浮生。 译文: 在遥远的海上,青莲的色泽万里相连,仿佛是一片虚空中拥抱的化城。人们就像海鸟一样随着海风飞向远方,而僧人则带着钟声迎接着他们的到来。寺庙里的梵音与海浪相呼应,楼台的影子也与海中的蜃气不冲突。攀登到高处,领悟到了“无住”的禅意,心中已经厌倦了世俗的纷扰生活。 注释: 1.
福山县就同年陈踽庵宿语次及长安故人 入门一长揖,相见海山间。把酒对明烛,何如畴昔颜。 宁辞我独醉,聊与子同闲。已结紫霞侣,空怀青琐班。 注释: 1. 入门一长揖:进门时深深一揖表示敬意。 2. 相见海山间:形容彼此距离虽远却像近在咫尺一样。 3. 把酒对明烛:举杯对着明亮的蜡烛喝酒。 4. 何如畴昔颜:和过去的样子相比,如今如何呢? 5. 宁辞我独醉:宁愿自己独自喝醉也不辞别。 6. 聊与子同闲
【注释】 ①别莱阳:即《别王十一南陵过白酒山作》:“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此处借以自况。 ②十日醉眠稳:形容自己饮酒后十分醉意而安眠的状态。 ③都忘东走迷:形容自己饮酒之后,对世事全无所知,如同迷失了方向的旅人。 ④离心忽渺渺:形容内心思念故乡之情,如同遥远的云烟一样。 ⑤客路又栖栖:形容旅途之中,心情忧郁、不安。 ⑥霜树明见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