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月自东出,照人如有心。
犹悬九秋影,顿失昨宵阴。
叠嶂依云远,空烟向水深。
无因乞灵药,桂树漫森森。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古朗月行》。以下是逐句释义:
第1句:“海月自东出,照人如有心。”
- 海月:这里指月亮,因为“海”字在这里用来比喻月亮,如同大海一样辽阔无垠。
- 自东出:从东方升起。
- 照人如有心:月亮好像有心思一样照耀着人们。
第2句:“犹悬九秋影,顿失昨宵阴。”
- 犹悬九秋影:就像在秋天悬挂的影子那样清晰明亮。
- 顿失昨宵阴:突然间失去了昨夜的阴暗,仿佛昨天的阴霾已经消散。
第3句:“叠嶂依云远,空烟向水深。”
- 叠嶂:重叠的山峦。
- 依云远:似乎与云彩相伴很远。
- 空烟向水深:空旷的烟雾仿佛向着水面深处飘荡。
第4句:“无因乞灵药,桂树漫森森。”
- 无因:没有原因,表示没有理由去寻求什么灵丹妙药。
- 桂树:这里可能指的是桂花树,因为桂字常用来代表桂花。
- 漫森森:茂盛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亮的诗,诗人通过对月亮的描绘传达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以及对人生感慨的情感。首句中“海月自东出”,以浩瀚的海来形容明月,展现出月光的宏大和深远。接着,诗人通过“犹悬九秋影,顿失昨宵阴”表达了月亮的明亮和变幻无常,仿佛昨日的阴影已经被照亮的月光所驱散。最后两句“叠嶂依云远,空烟向水深”则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水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美丽。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