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寒犹甚,春光底处赊。
风声勒杨柳,雪意逼桃花。
城远山烟澹,天低麦垄斜。
酒边倦游客,十日觉离家。
寒食
寒食寒犹甚,春光底处赊。
风声勒杨柳,雪意逼桃花。
城远山烟澹,天低麦垄斜。
酒边倦游客,十日觉离家。
注释与赏析:
- 寒食寒犹甚,春光底处赊。——寒食节天气依旧寒冷,春天的气息似乎遥远而难以触及。
- 注释:“寒食”,指清明节前一天的习俗活动,人们在这一天不使用火,吃冷食以示清简。“寒犹甚”形容气候依然寒冷。“春光底处赊”,意味着春天的气息尚且遥远,无法即刻感受到。
- 风声勒杨柳,雪意逼桃花。——风吹过柳树,柳枝摇曳;雪花压在花上,花朵低头。
- 注释:“勒”,即约束、束缚的意思。“桃花”是春天的象征,此处用桃花受雪压制的景象来形容冬末春初的寒冷。
- 城远山烟澹,天低麦垄斜。——城外的山色淡雅,天空显得更低,田野中的麦浪随风倾斜。
- 注释:“澹”,淡薄、模糊不清之意。“麦垄斜”,形容田野里麦子生长的方向或形态有些歪斜。
- 酒边倦游客,十日觉离家。——在饮酒时感到困倦,仿佛已经离开了家十天了。
- 注释:“酒边”,指喝酒的场合。“倦游客”,表示因为饮酒而感到疲倦。“觉离家”,可能指的是感觉已经很久未回家,或有离开家的感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典型的寒食节景象,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展现了季节更替时的景色和情感变化。从诗人的笔触中,我们感受到了春天到来前的严寒与孤独,以及节日氛围中的温暖与希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情的情感表达,传达了一种对春天即将到来的期盼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