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园坐长日,水木共萧森。
疏竹风前合,清池雨后深。
远山无定色,幽鸟自多音。
霞外馀孤赏,泠然不可寻。
【注释】
闲园:静谧的园林。
水木共萧森:树木花草与清冷的环境相互映衬,显得更加幽深。
疏竹风前合:稀疏的竹子在微风中摇曳。
清池雨后深:清澈的池塘映照下雨后更加深邃。
远山无定色:远山的颜色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的景色。
幽鸟自多音:寂静的山林中,鸟儿发出的叫声更显悠扬。
霞外馀孤赏:傍晚时分,余晖映照着孤独的赏景者。
泠然不可寻:凉爽的感觉令人无法追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人以独特的眼光和敏锐的观察力捕捉到自然景观中的独特美感,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
首句“闲园坐长日”,描写出园林的宁静与悠闲。接着,“水木共萧森”描绘了园林中的水和树木,它们互相映衬,形成了一种幽深的视觉效果。接下来两句“疏竹风前合,清池雨后深”进一步描绘了园林的美景。疏竹在微风中摇曳,清池在雨后更加深邃。这两句不仅写出了景物的特点,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美景的感受。
“远山无定色”一句,诗人将视线转向远方的山脉。远山的颜色随着天气的变化而变化,没有固定的景色。这里,诗人运用了“无定色”这一词语,形象地描绘出了远山变幻莫测的特点,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其中。
接下来的两句“幽鸟自多音”和“霞外馀孤赏”,则是对园林中其他元素的描绘。幽鸟在寂静的山林中发出悠扬的叫声,而夕阳下的余晖又为欣赏美景的人带来了凉意。这些描写都展现了园林中的静谧之美。
最后两句“泠然不可寻”和“远山无定色”,再次强调了园林中的美景难以寻找、变化无常的特点。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描绘出了一个宁静、美丽的园林景象,让人流连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