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葛溪》 曾淬芙蓉色,寒波照眼明。人间干莫尽,天上斗牛横。 诗句释义 : 这首诗是北宋诗人王安石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首联“曾淬芙蓉色,寒波照眼明”描绘了秋天夜晚,月亮的残光映照着驿站的窗户,使得屋内灯火显得忽明忽暗,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孤独的氛围。颔联“人间干莫尽,天上斗牛横”则转向对人间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扰和无奈的感慨。尾联“剩有匡庐畔,双峰插紫清”则是写诗人在驿舍旁的风景
【注释】 1.惠山:山名。在江苏无锡,为太湖风景区之一。 2.空明外:指山的远景。 3.连冈翠霭间:形容山色青翠,山峦叠嶂,云雾弥漫。 4.一杯分雪乳:指饮此泉水如饮雪水一般清冽甘美。 5.夹道指名山:指山中道路两旁都是名胜古迹。 6.飞流不可攀:指瀑布如从天而降,难以攀登。 7.天下士:指有才能和德行的人。 8.脱屣去人寰:指超然于世俗之外,摆脱了尘世的羁绊。寰,指人间、人世间。 【赏析】
游伯绩东园 游伯绩,字伯绩,唐朝著名诗人。此诗是他于某日游览东园时所写。 不知门径处,黄叶自成堆。 不知道从哪里开始进入,只见满地黄叶堆积如小山。 是尔种瓜地,为余携酒来。 原来是你种的瓜田,还为我带了酒而来。 秋风生水曲,霜月转城隈。 秋风在水面上吹过,霜月在城墙转弯处升起, 已遂十年约,重倾九日杯。 已经实现了我们多年的约定,现在又一起举杯庆祝了重阳节
却望登州 碧水绕丹山,重城云雪间。 回看身卧处,真作海中关。 误被神风引,遥寻陆地还。 故溪堪枕漱,仙路莫轻攀。 注释:碧水环绕着丹山,重城在云和雪的掩映下显得更加雄伟。回头看看我原来休息的地方,它就像是大海中的要塞一样。误被神风所引导,远远地寻找陆地返回。旧时的溪流可以洗去枕上的污垢,追求仙境之路不要轻视。 赏析:此诗是一首游仙诗,写诗人在梦中从海上蓬莱仙山回到人间,感叹人生短暂
赴登州留别康海 微雨牵行色,离觞且对君。 预愁见何日,不惜手轻分。 远海高于岸,空烟聚作云。 来朝倚仙阁,吟望背斜曛。 注释: 1. 微雨牵行色:细雨轻轻飘落,使出行的行程变得缓慢。 2. 离觞且对君:告别时举杯饮酒,与君共饮。 3. 预愁见何日:预先感到离别的痛苦,不知何日能够相见。 4. 不惜手轻分:形容酒量好,愿意一饮而尽。 5. 远海高于岸:远处的大海比岸边的海水还要高。 6.
微雨登舟留别相送诸子在细雨中登上船,留下与相送的各位朋友作别 雨隐官柳暮,西风为解维。 骊歌随棹发,帆影带云移。 秋水正空阔,闲身易别离。 天涯说相识,从此属篙师。 注释:1. 微雨:小雨。2. 登舟:登上船。3. 相送:互相送别。4. 骊歌:古代军中宴会结束时唱的歌。5. 为解:解除。6. 官柳:指官府栽植的柳树。7. 西风:秋风。8. 骊歌随棹发:随着船桨的声音,发出骊歌般的歌声。9.
【注释】 1. 雨登八咏楼:指诗人在雨中登上了八咏楼。八咏楼,即建业的“冶城”,在今南京市南郊秦淮河北岸。 2. 双溪:指长江与秦淮河交汇处的夹江。 3. 梁日:这里指阳光明媚的天气。 4. 越呤(qín):古乐名。 5. 暝烟齐:傍晚的云霭。 6. 凭谁领:凭谁领悟? 7. 清琴有客携:清琴被友人携带而来。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怀古诗。诗人以雨中登高远眺为背景
【解析】 此首诗写诗人在骆马湖的所见所感。第一句写晨起时晴空万里,日射湖水,水天一色,景色非常美丽;第二句写诗人看到湖上晴天,心情豁然开朗,觉得十分惬意;第三句写诗人持篙划船,雄气逼人,船桨拨动水面,碎波荡漾,水声喧哗,令人振奋;第四、五句写湖风和云彩的变化,树影随风摇曳,云朵飞过湖面,映出鹭鸶飞翔的身影;最后两句写自己即将离开家乡到南方去,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答案】 译文: 清晨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对诗歌的综合鉴赏能力,包括理解诗歌的内容、情感和思想倾向,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表现手法。答题时注意先指出诗句的大意,然后再结合注释和相关注解进行分析。“秋浅风生细,湖平月上迟”意思是:秋天已经过了,微风送来阵阵清凉,月光在湖面缓缓升起。此句写景细腻入微,富有诗情画意。“相逢无白也,何处说襟期”意思是:我们相逢在这样美好的夜晚,却无法像李白一样畅谈心志
【注释】 秦淮海:即秦淮河。《水经注》说:“江水左迤,得古秦淮渎,又东径钟山南,谓之秦淮海。”烟波恨不平:指对国势的忧虑。 半钩月:古人以一勾为半月,此处泛指新月。覆盂城:在今安徽怀宁东北,因地势似盂而得名。 柳带平阿暝:柳条拂地,暮色苍茫。平阿:平坦如砥的地方。暝:日暮。 珠涵甓社清:喻水清澈如镜,映出水中的月亮,也喻指诗人的心境。甓社:地名,在江苏扬州西北。《水经注》:“邗沟北岸有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