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郭有道的墓下我写了两首悼念诗,这是其中的第二首。 中郎无愧至今称,因忆昌黎岂近名。 不是高文能谀墓,黄金何处寿刘生。 赏析:这首诗是郭有道在郭有道墓下的二绝句中的第二首。 前两句“中郎无愧至今称,因忆昌黎岂近名”的意思是:郭先生生前没有愧对名声,他怀念的是韩愈,而不是追求名利。 后两句“不是高文能谀墓,黄金何处寿刘生”的意思是:这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好才去讨好死者,而是说郭先生生前并不贪图钱财
注释: 宋唐门户久难齐:指宋代和唐代的文学风格难以统一。 颇怪康庄俗自迷:非常奇怪,人们追求华丽、世俗的事物,迷失了真正的精神追求。 要识神明焕然处:要懂得那些真正有神韵、有生命力的地方。 非缘野鹜胜家鸡:不是靠模仿别人来显示自己的才华。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对当时文坛的一种批评和反思。他认为,无论是宋代还是唐代,他们的文学风格都是很难统一的。这是因为他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风格
诗句赏析 梅耦长画幅 只合归与卧一邱 梅耦长,字耦长,号雪坪、听山翁、南书生,生于清代。他是一位杰出画家和诗人,擅长山水、花卉等题材,其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他的作品受到当时众多文人的推崇。 “梅耦长”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只合归与卧一邱,松门萝径足清幽。”这里的“卧一邱”意味着诗人选择了一个宁静的地方,远离尘嚣,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张侯邀我入城去,西苑水风终日凉。 却笑人间李公子,出门十步似他乡。 诗句注释: - 张侯:指张的友人。 - 邀我入城去:邀请我进入城中。 - 西苑:古代皇家园林,位于京城西部。 - 水风:形容西苑中水流带来的清凉风。 - 十日步:形容行走的时间较长。 - 李公子:泛指有地位的人。 译文: 张侯邀请我进入城中,西苑中的水风让我整天感到凉爽。然而我却笑着嘲笑那些身居高位的人
注释:闲来无事,我靠在书卷旁,让书卷增添了我的睡意。暗刻窗阴,觉得一天比一天长。暖色待将花打叠,春怀须著酒禁当。 赏析:诗的开头两句描绘了一幅静谧、闲适的画面。诗人在书房中悠闲地阅读书籍,享受着书卷带来的宁静与舒适。他静静地躺着,让书卷成为他的良伴,让阅读的时光变得如此美好。同时,他也感受到了窗外阳光的变化,知道春天已经悄悄地来临。这两句诗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满足。
注释: 时人口齿竞呀咻,字顺文从解辨不。 苦厌支离尘满眼,期君濯足大江流。 译文: 人们争相说话,言辞流畅,文章顺畅,理解起来毫不费劲。 我讨厌这种琐碎和杂乱,眼睛被灰尘填满,希望你们能够像大江一样奔腾向前,洗净一切尘埃。 赏析: 这首诗是程松皋对舍人诗卷的四首诗中的第四首。诗中的“时人口齿竞呀咻”形象地描绘了当时人们的口齿伶俐、言辞流畅的场景。而“字顺文从解辨不”则表达了诗人对当时文章流畅
【注释】 堂:指亭台楼阁。榭:指临水的建筑。碧沼:指荷花池。长天无主:天空无边无际,没有主宰,指云彩自由自在。阴晴:云层浓淡的变化。 怜:喜欢。蕉叶:芭蕉叶,绿色。送尽风声复雨声:荷叶和芭蕉叶在风雨中摇曳的声音。 【赏析一】 首联点明题面“怡园”,交代了诗的地点。 次联写景抒情。诗人把自然景观人格化,说:“最怜”者是荷叶,“最怜”者又是蕉叶,因为两者都为风雨而摇摆
【注释】: 十四夜对月寄丹壑:十四,指农历正月十四。对月,即赏月。丹壑,山名,在今河南登封市嵩山南麓。 春风寒近酒杯前:春风,指春天的风。杯,指酒杯。 街鼓声中夜可怜:街鼓,指街头的更鼓。夜,夜晚。可怜,可恨;令人怜惜。 愁向东窗见明月:愁,指因思乡而忧愁。东窗,指诗人的住所。见,看见。 故人居在月东边:故人,老朋友。居,居住。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五言律诗《夜看经书》的后半部分
诗句原文: 每欲嘲渠等虫蛰,新来看尔似蚕眠。 除将善病兼能酒,百不如人也可怜。 赏析: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自然界中的生命形态,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深刻认识。首句“每欲嘲渠等虫蛰,新来看尔似蚕眠”运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形容虫子们在冬眠时的静谧状态,仿佛在嘲笑人类对它们的轻视。接下来的“除将善病兼能酒,百不如人也可怜”则通过夸张的表达方式
【注释】 即目:眼前所见。 烟外风翻数点鸦,板墙欹处夕阳斜。 板墙:指低矮的墙。欹(qī)处:倾斜的样子。 空庭客去闭门晚,零落一堆红豆花。 空庭:空寂的庭院。 客去:客人离去。闭门:关上门窗。 赏析: 这首诗是写秋日黄昏的景象。首两句写景,以几声归雁、斜阳和几点残鸦构成一幅凄清的画面,烘托出诗人凄凉孤寂的心情。第三句写诗人在庭院中独坐,门关得紧,不见外人来往。最后一句写庭中的红豆花开了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