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城日山烟锁寂寥,石阑苔径望迢遥。 游人自上清音阁,流水还过后乐桥。 注释: 1. 城日山烟锁寂寥:在这座城市中,日出和日落时的山景被烟雾笼罩,显得格外寂寞。 2. 石阑苔径望迢遥:沿着石栏杆和覆盖着青苔的小径远望,可以看到远方的景象。 3. 游人自上清音阁:有游客自己登上清音阁。 4. 流水还过后乐桥:清澈的河水流淌过一座桥,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后乐桥”的地方。 赏析:
因园杂兴四首 其二 台上松风吹野烟,峨眉新黛远相连。 不须更剪青梧叶,已见山椒六六泉。 注释:松树在台上架着的风,吹散了野外的烟雾;峨眉山上的新绿色,远远地连接在一起。已经不需要再修剪梧桐树上的叶子,因为可以看到山椒寺边泉水汩汩流淌的景象。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优美的夏日田园风光画面。首句“台上松风吹野烟”,描绘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松树枝叶繁茂,风吹过松林,使得远处的烟雾也随风飘散
【注释】: 白难收:雾气弥漫,天色阴沉。 沙引清淄入地流:沙地上的清泉水流向地下。 绿树连天村暗雨:树木郁郁葱葱,天空阴沉,远处的村庄笼罩在细雨之中。 牛山何处见全牛?:牛群哪里才能看到完整的牛? 牛山:古代齐国的地名。 【赏析】: 此为一首写景诗。诗人于途中偶遇大雾,迷蒙中只见“西风吹雾白难收”的景象,而当雾气稍散时便见“沙引清淄入地流”。作者通过描绘一幅浓雾弥漫、白茫茫一片的画面
【注释】: 伏日 —— 伏天,夏天最热的时候。 谷口群峰障火云,水风送日易斜曛 —— 谷口的群山如屏障挡住了火云,江风吹来,太阳偏西,天色渐暗。 拔刀割肉非吾事,自折荷花遗细君 —— 诗人想挥动手中的刀去砍柴,但想到这些柴禾不是自己的,便放弃了这一念头;他折下一枝荷花送给妻子,作为对妻子的思念和爱恋之情的表达。 【赏析】: 《伏日》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时创作的五言律诗
【注释】 因园杂兴:即《游园》一诗。其三:这是第三首,题下有“和”字,表明是一首应和的作品。回廊:曲折的走廊。鱼烂有光:鱼在水中游动时,水波荡漾,犹如鱼鳞发光。清池:清澈见底的水塘。朱,红色;鱼烂有光,即形容水塘中鱼鳞发光的样子。负手巡檐:双手背在身后,在房檐下走动,唤鱼晚:唤来鱼归笼,傍晚时分。枣花:红枣的花朵,这里指枣树花。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在园里游玩的情景。首句写园景,次句写鱼趣
注释:狂风在人间肆虐,馆阁里的文章已经全部删去。 好为流传闲适的诗句,不要让谣言诽谤到溪山。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门人谢文洽才华的赞赏和对其人品的肯定,同时也表达了对自己遭遇的无奈和悲叹。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开阔,既有对友人的关怀之情,也有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之意
《途中杂感二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曹家达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赏析以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诗词原文: 上天入海事虚无,纵饮东方计未迂。 借问金门名业在,都将分付牧猪奴。 翻译与解读: 1. 上天入海事虚无: - “上天入海”指的是追求高远的理想或事业。 - “事虚无”表达了这些追求可能是虚幻或不切实际的。 - 整句反映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之间差距的感慨。 2.
临淄咏古六首 其四 愚公谷 牛马何心一任呼,观臣状貌故应愚。 寄言谷口诸年少,好为伊人絷白驹。 注释: 1. 牛马被呼唤时,它们只是听命于主人的命令,没有自己的心思去反抗。这里的“牛马”比喻那些不善于抵抗或不善于反抗的人。 2. 我观察自己的外貌和行为,认为自己应该被认为是愚蠢的。这里的“观臣”指的是作者本人,作者通过观察自己的样子和行为,认为自己应该被认为是一个愚蠢的人。 3.
诗句原文: 昂藏赘婿走王门,斗石区区聊与论。 注释: - 昂藏(yāng zǎng):形容人相貌堂堂,有才华。赘婿:指娶入他人家的女婿,通常地位较低。 - 王门:这里指权贵之家。 - 斗石区区:形容学问或才能微不足道。 - 聊与论:暂且可以谈论一下。 译文: 一个仪表堂堂的赘婿,走进权贵之家,虽然学问微薄,却还能与人进行一番辩论。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淳于意的形象,展现了他的才华和谦逊
注释:雨后的空山草木散发出清香,在轩窗下绿意盎然,让人感到一阵阵的清凉。流莺清脆悦耳的声音使熟睡的我进入了梦乡,但我却只感叹人间白日长。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夏日景象。首句写空山中雨后万物复苏,草木散发芬芳。次句写轩窗之下绿意盎然,给人以清新之感。第三句写流莺声脆悠扬,令人入眠。尾句写诗人虽然进入梦境,但仍然感叹时间过得太慢,仿佛人间白昼漫长。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表达诗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