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执信
注释: 冰雪寒冷,我独自怀抱着;青冥高远,路断绝,与谁攀援。 早知道你们这些朋友真难以记忆,为何又在此相逢? 赏析: 此诗以自叹的口吻抒写对友人的怀念之情。首句点题,“多”字写出诗人内心的孤寂。次句写自己孤独地在雪中行走,没有人可以交谈,没有人可以攀援,更无人可以相伴共饮。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望之罘二绝句 其二 屈指秦皇勒石年,雄文二十字流传。 当时总遣山为碣,谁向沧溟护一拳。 注解 - 屈指:追溯到某个时间点,这里是追溯到秦始皇刻石的年份。 - 秦皇:秦始皇,即嬴政,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帝之一。 - 勒石:在碑石上刻写文字,用以记事或警示后人。 - 沧溟:大海。 - 一拳:比喻极小或微不足道的力量。 译文 回顾那秦始皇刻石的年代,那些二十个字的豪言壮语流传至今
【注释】: 服食:指求取长生不老药。何心:何必。大还:即“返老还童”,道家语,指得道成仙。劳劳:忙碌的样子。换闲闲:换得轻松自在的样子。伐木牵萝:砍伐树木,攀援藤萝。要知:要知道。藿山:藿县山,在今四川彭山县南。此句是说自己不要到芝山去求长生不老药,也不要到藿县山去采药,因为自己已知足于目前的安逸生活。赏析:这是一首自励诗。诗人在官场上已经做了二十年的官吏,但仕途不顺,屡遭打击、贬削
【注释】莱州:今山东掖县西北。神洲:指神话中神仙居住的地方。碧海丹霞:形容大海和陆地上的丹红霞彩。千古:很久以前。百年恨:指对历史的遗憾和感慨。三山亭:在山东蓬莱,为观赏日出的名胜。沙丘:即今天的沙丘公园。 【赏析】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人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自然风景画。“天光尽处指神洲”,诗人站在莱州的海边远望,只见海天相接之处是那神话中的神奇地方,神洲,即神域,也就是仙境
注释:自己喜爱晴日里在窗前整理雪衣,霜风还为放下帘帷。 我知道鹦鹉的舌齿非常灵活,能说出王孙喜爱的言辞,所以不往金丸落下的地方飞。 赏析:诗中描写了一只白鹦鹉在晴朗的日子,在窗前整理雪衣,被霜风所动,于是放下帘帷,这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诗人知道鹦鹉舌齿灵活,能说出王孙喜爱的言辞,因此不往金丸落处飞,表现出他对这只白鹦鹉的喜爱之情
隔清洋水见山寺,寺门霜叶甚盛 注释:隔着清澈的江水就能看见山上的寺庙,寺门口的枫叶红得茂盛。 赏析:此句描绘了诗人从江面远远望去,看到的山上寺庙的景象,通过“隔清洋”和“见”两词的使用,表现出诗人在江中远望所见的景色,突出了山寺的高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热爱。 斜日秋山一掩明,寺门迢递落钟声 注释:夕阳西下的秋天,山色渐渐黯淡,寺门显得高远而遥远。远处传来钟声。 赏析
诗句原文: 黄公垆近同游远,消息难凭可奈何。 分水津头逢汶鲤,南书多定北书多。 注释解释: - 黄公垆:指古代的酒坊或酿酒地,可能与当地的酿酒文化有关。 - 近同游远:表示与某人接近却无法长时间相伴。 - 消息难凭:表示信息难以依靠,缺乏可靠支持。 - 分水津头:地名,可能是某个河流或者水域的分岔点。 - 逢汶鲤:指的是在汶河中捕捉到鲤鱼。 - 南书多定北书多:表示南方和北方的消息都很多
注释: - 天和远水共冥冥,司业清歌落洞庭。 - “天和”是地名,位于湖南省岳阳市。 - “远水”指的是洞庭湖,“共冥冥”描绘了湖水辽阔、浩渺的景象。 - “司业”是指主考官,“清歌”指歌声清脆悦耳。 - “落洞庭”意味着歌声在洞庭湖畔回荡。 - “君山”是洞庭湖中一座小岛,“蜀山”则指的是四川的山脉。 - 通过比较君山与蜀山的颜色,表达了对君山景色的喜爱之情。 译文:
注释: 1. 食海族:指以海为食物的鱼类,如海蛇、海马等。 2. 有名海肠者:指的是那些被人们所熟知的海中生物。 3. 戏为口号:这是诗人对那些以海为食物的鱼类的调侃和玩笑。 4. 越国佳人:指的是美丽的越国之女。 5. 空有舌:意指虽然外表美丽,但内在空洞,缺乏真才实学。 6. 秋风公子:指那些风流倜傥的公子哥。 7. 尚无肠:意指虽然外表英俊,但内心空虚,没有真正的情感。 8.
【注释】绝句:唐代一种不分行的律诗。万里海风吹片雪,紫皇一笑电光开。紫皇:即天帝,这里指天空之神。霜寒岁晚梧桐老,饥凤啾啾何处来。霜寒岁晚:岁末时节,天气寒冷。饥凤:饥饿的凤凰,这里用来形容饥寒交迫的鸟儿。 译文:万里海风席卷着飘落的雪花,天空之神在一瞬间就打开了闪电。岁末的霜寒使得梧桐树凋零枯萎,饥饿的凤凰在何处寻找食物? 赏析:诗人以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为背景,表达了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