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友人的哀悼之情。下面是逐句的解释和译文: 1.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 注释:这里的“燕”指的是贾岛的朋友燕诗,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松雪地”指的是松树覆盖下的雪地,象征着宁静和纯净。“蜀死葬山根”指的是贾岛的朋友去世后,被安葬在山脉的根部,寓意着安息和归宿。 2.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 注释:这里的“诗僻”指的是贾岛擅长写诗
山居 雪消春力展,花漫洞门垂。 果长纤枝曲,岩崩直道移。 重猿围浅井,斗鼠下疏篱。 寒食微灯在,高风势彻陂。 注释: 1. 雪消春力展:春雪消融,春天的力量展现出来。 2. 花漫洞门垂:花朵盛开,仿佛垂挂于洞口。 3. 果长纤枝曲:果实生长得细长而弯曲。 4. 岩崩直道移:岩石崩塌,道路变得曲折。 5. 重猿围浅井:重重叠叠的猿猴围着一口浅井。 6. 斗鼠下疏篱:争斗的老鼠从稀疏的篱笆下逃窜。
寄积麦山会如长老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 青桧行时静,白云禅处闲。 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 夏满期游寺,寻山又下山。 译文: 寄给积麦山的长老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 青桧在行走时显得宁静,白云在禅处显得悠闲。 贫困却能保持高洁的人生,生病却能保持长久的健康。 夏天满了期待去游寺,寻找山又下山。 注释: 1. 寄积麦山会如长老:将诗寄给积麦山的长老。 2.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
注释: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描绘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寒鸦图。首联“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形象生动地描述了寒鸦的外貌特征。颔联“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则通过对比,进一步突出了寒鸦孤独、无助的状态。颈联“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将寒鸦与潭水、桧树融为一体
落处咸过尺,翛然物象凄。 瑞凝金殿上,寒甚玉关西。 润比江河普,明将日月齐。 凌云花顶腻,锁径竹梢低。 出谷樵童怯,归林野鸟迷。 煮茶融破练,磨墨染成黳。 陷兔埋平泽,和鱼冻合溪。 入楼消酒力,当槛写诗题。 道路依凭马,朝昏委托鸡。 洞深猿作族,松亚鹤移栖。 及夏清岩穴,经春溜石梯。 丰年兼泰国,天道育黔黎
燕生松雪地,蜀死葬山根。 诗僻降今古,官卑误子孙。 冢栏寒月色,人哭苦吟魂。 墓雨滴碑字,年年添藓痕。
默然如大道,尘世不相关。 青桧行时静,白云禅处闲。 贫高一生行,病长十年颜。 夏满期游寺,寻山又下山。
瘦颜颧骨见,满面雪毫垂。 坐石鸟疑死,出门人谓痴。 照身潭入楚,浸影桧生隋。 太白曾经夏,清风凉四肢。
唐代诗人可止的生平与创作活动主要涉及唐末五代之际,他是一位洛京长寿寺的僧人,姓马氏,范阳高丘(河北省涿州市)人。在诗作方面,可止的创作涵盖了写景、爱国、励志、抒情等多种主题,其作品在文学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可止生活在一个充满动荡的历史时期,唐末五代之际的社会环境复杂多变,战乱频繁。在这样的背景下,可止的诗歌可能更多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的生活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