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镃
凉夜 断阶露草湿鸣蛩,桐树凉生落叶中。 月上小楼人未睡,曲栏敲遍倚西风。 译文: 断阶上的露水让草变湿了,夜晚的蟋蟀叫声在空气中回荡。梧桐树的叶子开始变黄,落叶纷纷落在地面上。月亮爬上小楼的时候,人们还未入睡,只是静静地坐在窗边,倚着栏杆听着西风的吹拂。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寂静的夜晚,诗人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这个充满诗意的场景中。诗中的“断阶露草湿鸣蛩”
注释:我醉后归来紫府,只见月光如水流淌;霞光映照在仙衣上,散出奇异的香气。我闲适地吹奏玉箫,一曲终了,九天的风露似乎要结成霜花。 赏析:这是一首游仙词,通过描绘诗人醉酒归家、吹奏玉箫以及天上景象等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仙境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憧憬。全诗意境优美,富有想象力
【赏析】 此诗写春游之后,醉归独倚阑干,雨中乱花沾满石棋盘的情状,抒发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之情。 “春风吹动漏声残”意思是:春天的微风拂动着漏壶中的水,发出的声音逐渐消逝了。“春风吹动”是写春风轻拂,而“漏声残”则暗示时间已经不早了;诗人此时的心情是既惋惜春光将逝,又留恋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醉后归来独倚阑”意思是:酒后回来独自靠在栏杆上。“独倚阑”表明诗人已醉,不能成行,只能独个儿靠栏杆
午睡 枕书午睡正朦胧,云翠风凉透葛中。 唤醒一床蝴蝶梦,轧鸦声在隔楼东。 注释: - 诗题《午睡》描绘了一幅夏日午后,人们悠闲的午睡场景。 - 枕书:指抱着书睡觉。 - 正朦胧:形容午睡时眼睛半睁半闭,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 云翠:形容天空中的云彩色彩艳丽,像翠绿色一般。 - 风凉:暗示着微风带来的凉爽感。 - 透葛中:葛是古代的一种织物,这里指的是被褥。 - 唤醒一床蝴蝶梦
诗句原文: 靼衫闪色织云罗,白马金鞍载翠娥。把盏醉归营月上,胡琴捍拨采茶歌。 译文: 一名身穿战袍、色彩鲜艳的将军骑在一匹金色的骏马上,他身旁是他的爱妻。她手持酒杯,在月光下醉醺醺地归来,而他的爱人则在一边演奏着悠扬的胡琴,伴随着采茶的歌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和他的爱妻在军营中的美好时刻。诗中的“靼衫”和“云罗”展现了将军华丽的装束与地位,而“白马金鞍”则强调了他的高贵身份
【注释】 湖上晚望:诗人在湖边观赏夕阳景色。 酒醒:饮酒之后醒来。 嫩凉:凉爽。 卧船:躺在船上。 游人尽逐莺花去:游人纷纷追逐着春天的美景离去。 一片闲情在夕阳:诗人把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寄托在夕阳中。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晚景的诗,全诗语言清丽,意境优美。首句写酒醒后看到湖光和嫩凉,第二句写卧船吹笛,第三句写游人追莺花而去,末句写自己喜爱这夕阳美景。 此诗首句“酒醒湖光生嫩凉”是全诗的引子
【注释】 枪旗:指战场上飘扬的旗帜。猎猎:形容旗帜随风飘扬的样子。风缨:风声和旌旗的响声。土雨:指战尘,尘土。云:这里用来形容浓密。杀气腥:形容战场上杀气冲天。枯草际:荒野中草丛里。霜雕:即雕霜,指鹰类捕食时张开翅膀,像雕琢过的一样美丽动人。海东青:即海东鹳,一种大型猛禽。 【译文】 战场上旌旗猎猎,战马长嘶,扬起漫天沙尘,杀声震天。 远处荒野中草木丛生处,隐约可见战士们正在打猎的身影。 寒风中
【注释】 ①逢春:即逢春之期,指春天来到。娇病:娇弱多病。②偷拆:偷偷地拆开。③读未终:没有读完。④蓦地(mòdì):突然之间。⑤含羞:害羞。⑥发潮红:脸色潮红。⑦“逢”通“逢”,碰上。⑧郎书:情人的书信。 【译文】 逢春时节,她因病娇弱,发髻蓬松不整;偷偷拆开郎君的书信,尚未读完便匆匆忙忙去赴约,结果却没来得及回复,只好含羞无言面对他,满面潮红如醉,情难自禁。 【赏析】
渔父吟 竹丝篮里白鱼肥,日落江头换酒归。 只恐明朝江雪冻,老妻连夜补蓑衣。 注释: 1. 竹丝篮里白鱼肥:篮子里装满了白色的鱼儿,很肥。2. 日落江头换酒归:太阳下山时,渔夫们会去江边换些酒喝。 3. 只恐明朝江雪冻:担心明天江上的雪太厚,无法捕鱼。4. 老妻连夜补蓑衣:妻子连夜修补蓑衣,因为天气寒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渔父生活状态的诗。首句“竹丝篮里白鱼肥”
月洞书屋 自咏自书粘壁上,何须古画与名碑。 隔墙风落闲花片,日日飞来入砚池。 注释:我在墙壁上书写诗文,何必去羡慕古人的画作和刻在石碑上的字迹呢? 从隔墙传来阵阵花香,随风飘落,落在我的砚台上,就像被我写进诗中一样。 赏析:诗人自喻为“月洞”中的一只小鸟,以鸟的清高、自由、不羁的性格,抒发自己超俗脱凡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