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注释】: 长安都会地:长安,古都名,今陕西省西安市。都会,指繁华的地方。地:这里指地方。 车马万阗咽:形容长安城内车水马龙、人声鼎沸的热闹景象。 所喧本非我:喧闹的不是我。喧,喧闹。 城市如山泽:城市就像山一样高大,像水一样宽广。 入门纷书册:走进门来到处都是书籍。 出门耽水石:走出门来就喜欢山水。耽,喜爱。 苦乐虽殊途:虽然苦乐的道路不同。殊途,不同的道路。 同为物所役:都是被外物所驱使。役
高邮州署秋日偶题其二 衙斋少地得天宽,亭畔疏花丑石安。 官既支离民又病,待成新竹斫鱼竿。 注释: 衙斋:官府中的书房。少地:空间狭小。得天宽:得到了宽广的天空和土地。亭畔:在亭子的旁边。疏花:稀疏的花朵。丑石:不美观的石头。安:安置。支离:身体或精神不集中,引申为官运不佳。民又病:民众又生病了。待成新竹:等待长出新的嫩芽。斫:砍伐。 赏析:
注释 地平如板舆,天覆如穹庐。 与君百年内,托足无斯须。 试问所营营,花蕊上蜂须。 一春所酝酿,广为三冬储。 下备子孙哺,上奉君王需。 区区一饱间,竭此百年躯。 谁知甘似饴,出自苦之余。 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写蜜蜂酿蜜来赞美龚定庵的辛勤工作,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龚定庵的敬仰之情。全诗用蜂酿蜜比喻人的工作,生动形象地描绘了龚定庵勤勉努力、不辞辛劳的品质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内容涉及战争和政治腐败等问题。下面是逐句的翻译、注释以及赏析。 译文: 曾听人说兵戈平息了战乱,如今却看到战乱又起波澜; 鹤已飞尽,书信如风,檄文遍布各地,孩童谈论的都是国事家事; 梦中写下奏疏,苍生流泪悲伤,诗中描绘的莺歌燕舞不过是稗官小说的情节; 官宦子弟不学无术,反而拾遗补缺,真是让人惊诧不已; 汉朝的萧何、曹参等公卿之臣,如今也成了朝廷中的笑话。
【注释】 晓窗:清晨打开的窗户。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年少时很少听到鸡叫声就入睡,到老来则常常听到鸡叫声才起床。千古万代人:指从古至今,历代人。消磨数声里:被这几声鸡鸣所搅扰。 【赏析】 这是一首写诗人晨起听鸡的诗,以“晓窗”为题,寓含着诗人的感慨和不平。 第一句,写少年听鸡。作者说年少时不喜听鸡鸣,一听到鸡叫便睡去;年老以后,又爱听鸡鸣,因为鸡啼声催人早起,所以听到鸡啼便起床
【注释】 高邮州:今属江苏。秋日:秋天。传舍官:官署里的办事人员或差役。如住寺僧:好像住进庙里的僧侣一样,这里比喻办事人员像僧人一样守纪律、不懈怠。半年暂主此荒城:半年时间暂时掌管这个荒废的城池。荒城:指被废弃不用的旧城。 湖边无处看山色:在湖边看不到山上的景色。但爱千家带雨耕:只喜欢那千家万户在雨后耕作的景象。 【赏析】 这首诗写于诗人任高邮州知州期间
三湘棹歌资湘 湖南,即三湘。资,指资江。资江流经湖南,故称“资湘”。 溪行欲尽竹不已,苍雪纷纷化流水。 船行在溪上,水势湍急,岸边的竹子被水流冲击,折断倒下;而河水却依然不断向前流动。 船尾甫出碧玉湾,船头不见白云起。 船刚刚离开碧玉湾,但船头上却没有看到白云升起。 舣船斩竹撑竹篙,篙声响应空谷号。 停靠下来砍倒竹子制作竹篙,竹篙的声音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 舟底水将石作骨,江边山以石为毛。
江行杂诗 试登大别观荆鄂,何似君山俯洞庭。 如束估帆三楚至,无穷征雁六朝听。 大江东去风月白,春色南来天地青。 何事悲歌更怀古,乾坤元气是吾形。 注释: 1. 试登大别观荆鄂:试着登上大别山观赏荆州和鄂州。 2. 何似君山俯洞庭:这比君山俯瞰洞庭湖的景象如何? 3. 如束估帆三楚至:好像捆在一起的帆船三楚(即长江中下游一带)到达。 4. 无穷征雁六朝听:无尽的征雁声在六朝(指东吴、东晋、宋、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赏析: 花前劝酒吟 - 细雨蒙蒙江汉宽,楚天无际倚阑干。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画面。细雨绵绵,江面宽阔,天空无边无际,仿佛倚栏而立。 - 水为万古无情绿,酒是千龄不老丹。 - 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水的赞美。水是永恒的,它永远不会变绿,就像千年的酒一样,永远保持青春。 - 故国鱼兼莼菜美,新霜人共菊花寒。 -
与君同是再来僧,共拨寒灰听水声。 谈罢不知庐阜月,只疑青海寺中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