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玉立
石鼓书院 石鼓崇黉馆,朱陵起洞房。 逶迤环二水,错落翳群芳。 衿佩来游艺,川原慨战场。 遗祠垂阙葛,流演发朱张。 风堕松花老,秋馀桂子香。 飞甍琼玉岛,巍殿水晶乡。 雾敛东岩旭,寒侵曲栈霜。 丹枫翚蜃阁,青草跨虹梁。 绿水浮文鲤,高冈集彩凰。 禹门翻锦浪,虞陛览朝阳。 窃药窥蟾迹,攀萝散鹭藏。 题诗镵石翠,把钓荐橙黄。 坏饮窊樽古,巢居树幄凉。 湘波澄碧镜,岳黛出新妆。 采菊堪充茹,纫兰欲佩裳。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籍所作的《清源洞》。下面是逐句的注释和译文,以及最后的赏析。 注释: 1. 洞府神仙去不还:洞府(神仙居住的地方)已经远去,不复返回。 2. 清源紫帽耸高寒:指清源山上的紫帽峰挺拔而高耸,显示出一种冷峻的高寒之气。 3. 泉南佛国几千界:泉南是指泉州附近的地区,佛国即佛教圣地,这里有数千个佛教修行之地。 4. 闽海蓬莱第一山:闽海(今天的福建沿海地区)有如仙境般的蓬莱岛
释义:罗汉山的翠绿如积,半空天柱拥如来。九霄之上人立青云上,笑指昙花玉树开。 注释:罗汉山:指的是一座山峰,山上有众多罗汉像。攒翠作堆:形容山峰上的树木翠绿茂盛,堆积成山。半空:指山在天空中的位置。天柱:比喻山峰高耸入云,如同天柱支撑着天空。拥:环绕、围住。如来:佛教中的最高神祇,这里指佛或佛陀。九霄:天上的极高之处。人立:形容人在高空中站立的姿态。青云上:形容人站在高处,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中
【解析】 此诗为七言律诗,是一篇题咏文正公所书伯夷颂卷尾的诗。首联写伯夷之崇高;颔联承上启下,写伯夷的功勋;颈联以乔木参天与幽兰叠砌芳相衬,写伯夷的品格;尾联写诗人拜祠之意。全诗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感情真挚,语言流畅自然。 【答案】 译文:千年的文正公,忠诚耿直,精神不衰。他功勋卓著,山岳也为之重。他的翰墨如同日月之光,照耀着人间。那棵参天大树,枝叶茂盛,郁郁葱葱;那丛芬芳的幽兰,层层叠叠
蒙岩几日桃花雨。依稀流水章桥去。只恐到天台。误通刘阮来。 玉堂开绮户。不隔尘寰路。休认避秦人。壶中别有春
访古晋祠山,晓集汾水桥。 星河没惨淡,野色见平遥。 树鸟啼冥冥,涂马鸣萧萧。 游车接飞盖,驾言修禊朝。 荒城忽已迥,远峤如相招。 振衣投林丘,浥露□尘嚣。 涧壑耸绿桧,原隰散红桃。 敞殿罗幢幡,虚庭杂牲醪。 逶迤广寒宫,献酬瑶池皋。 境胜地亦灵,心悦神自超。 法鼓青山巅,仙家白云标。 极留不可暂,鹤唳天风高
潞郡古黎国,历韩分晋阳。 右顾带河汾,左揖耸太行。 高阜俯四下,风气殊劲刚。 道路阅修阻,山岳互低昂。 州治列方中,有亭跨崇冈。 翚飞炫华构,迢递瞰大荒。 犹如沧海珠,群龙护其傍。 云烟恣吞吐,岩谷发幽光。 城堞峨前陈,冠盖来相望。 匪唯壮游观,庶保斯民康。 孰奏南薰琴,于彼君子堂。 春风偃露草,夜月照屋梁。 持节眺所临,酷暑生清凉。 俯仰陈迹异,对景多慨慷
石鼓崇黉馆,朱陵起洞房。 逶迤环二水,错落翳群芳。 衿佩来游艺,川原慨战场。 遗祠垂阙葛,流演发朱张。 风堕松花老,秋馀桂子香。 飞甍琼玉岛,巍殿水晶乡。 雾敛东岩旭,寒侵曲栈霜。 丹枫翚蜃阁,青草跨虹梁。 绿水浮文鲤,高冈集彩凰。 禹门翻锦浪,虞陛览朝阳。 窃药窥蟾迹,攀萝散鹭藏。 题诗镵石翠,把钓荐橙黄。 坏饮窊樽古,巢居树幄凉。 湘波澄碧镜,岳黛出新妆。 采菊堪充茹,纫兰欲佩裳。
极目云山道阻修,勋名久速为谁收。 海天秋色无边景,且上遐陬第一楼。
玉骑朱旄降翠峦,神光紫气应函关。 真仙出没时无有,客使忧勤自往还。 古殿烟横千岁柏,灵池云绕万重山。 琼枝珠蕊垂甘露,愿转丰年瑞雪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