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 九河:黄河。春光满上林:春天的景色遍布整个洛阳城。即今病借青云起,何用诗传白雪音:如今病体已好,应该乘机奋发。何用诗传白雪音:不用诗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向了。处士:隐士。帝座:皇帝的座位。两朝谁似主恩深:哪两朝君主有皇上这样深厚的恩德!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人在山东道中见元美时,元美寄来一封长信,信中说:“我自怜少日之能,故人无恙岁寒之心”,并把诗赠给他
寄怀子与 白云愁色满秋天,海上离心雁影传。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自尔一携龙剑合,何人更问鹖冠篇。莫言十日平原饮,不是王孙得意年。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李攀龙的一首七言律诗。首句“白云愁色满秋天”,描绘了一幅深秋白云飘荡、愁云笼罩的凄凉景象。接着“海上离心雁影传”一句,通过海上离群的孤雁,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第二联“那堪对酒书相忆,况复登楼月正圆”
【注释】 答:回复;答谢、答复。 寄:赠与;托付。 俞仲蔚:人名,生平不详。 元美:即王世贞,明代文学家,字元美。 时不果枉:指当时没有实现。 因有末句:因为最后有“负此生”一语。 浊酒新开绿绮鸣,白云湖上掩柴荆。 浊酒新开:指新酿的酒刚开。 绿绮:古代一种弹拨乐器,这里代指琴。 柴荆:柴门、篱笆。 兴来陶令还辞社,老去庞公不入城。 兴来陶令:陶渊明曾隐居田园,自称“不为五斗米折腰”
【解析】 本诗是诗人答谢友元美在广川道中见寄之作。 首联写友人的书信遥寄蓟门,自己却难于在平原上一笑了之,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颔联表达自己的心愿,希望友人留在此地为官,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颈联用双龙夜敞星文动,匹马秋深岳影寒,描绘了广川道中的景象,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尾联借酒可知公子意,空悬十日布衣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 【答案】 答谢友人:驿书远来凭问讯,只尺平原笑难酬。
这首诗的原文是:“殷洗马诞子值今上登极日,词臣三命侍经筵,圣主龙飞蓟北天。珠借星辰堪并出,弧随日月更新悬。一毛深照衔图夜,千里长怀托乘年。共讶玉堂分气色,兼城重喜得蓝田。” 下面是逐句的译文: 1. 殷洗马出生的时候,皇上刚刚登基。 2. 词臣们被任命三命来侍奉皇帝,他们一起在经筵为皇帝服务。 3. 圣明的皇帝如同腾飞的龙,飞往蓟北之地。 4. 珍珠和星星一样,都能发光照耀。 5.
以下是为您生成的这首诗的答案: 忆昔风云满帝乡 忆昔风云满帝乡,同时射策向明光。 同时射策向明光,一毛宛在中书日。 一毛宛在中书日,匹练遥飞御史霜。 匹练遥飞御史霜,北海清尊开岱色。 北海清尊开岱色,西京彩笔照河梁。 非君尺素三江下,争得秋声入雁行。 赏析: 此诗是明朝诗人李攀龙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首句“忆昔风云满帝乡”,回忆过去的时代,风云涌动
春风解郡豫章还,已报徵车起汉关。 尽怪双龙高紫气,何妨五马照朱颜。 门人榻自南州下,座客樽应北海闲。 似是朝廷知借寇,先开书箧慰中山。 译文: 春风吹散了郡中的尘埃,使得豫章城重新回到了宁静之中。看到这景象,心中不禁感慨万千,仿佛看到了那两条龙在天际飞舞,散发着紫色的光芒。而我的五位友人,他们的笑容如同明亮的朱砂,照亮了我的心灵。 他们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与我一同享受这份难得的闲暇时光
吴客书问转蓬至,姑苏台上秋风起。 七星已佩干将剑,五色还乘鲍氏骢。 江海双悬精自合,阳春一曲步逾工。 只今曾照西施月,多少娥眉画不同。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攀龙的作品,通过生动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珍视。首句“吴客椷书问转蓬”,以“转蓬”喻指漂泊无定之人,反映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友谊。次句“姑苏台上起秋风”,则描绘了苏州这座历史名城的秋日景象
寄贺天官殷少宰 【注释】:十载:十年。词林:指翰林。供奉中:在宫中供职。史才经术并称雄:史才和经术都很厉害。三命:三次任命。铜龙署:指掌管宫廷文书的机构,这里代指翰林院。兼典诸儒白虎通:兼管众儒,即兼掌《白虎通义》。《白虎通义》:汉代一部解释《白虎易》的著作,是当时儒学的重要经典。要地持衡当北斗:掌握关键地位,就像北斗星一样重要。清声曳履入南宫:声誉清高,像履带一样飘逸,可以进入朝廷。紫极
顾中翰祭告德衡二藩兼有事沂山东海 圣主新恩北极开,侍臣衔命出燕台。 三齐茅土星潢近,二国松楸雨露回。 百丈自天垂瀑布,五云佳气接蓬莱。 俱言海岳游偏壮,为有王褒作颂才。 注释: - 圣主新恩北极开:指皇帝对边疆地区的关怀和重视。 - 侍臣衔命出燕台:指大臣们奉命来到京城述职或处理公务。 - 三齐茅土星潢近:指边疆地区的土地被赏赐给有功之臣。 - 二国松楸雨露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