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 彩花:指鲜花。可怜色:可惜颜色。为报汉宫春:为报答汉朝的春天。 今日文园客:今天像汉代的辞赋家东方朔那样的客人,也就是今天的文人。 依然四壁贫:仍然只有四面墙壁和一床破被,形容贫穷。 【赏析】 此诗写立春时节诗人所见到的景象及感慨。首句“彩花可怜色”,是说那些鲜花虽然美丽,却只能以色相来报效汉宫的春光。二句“为报汉宫春”,点明诗人看到这些彩花,想起了汉朝的宫廷,想到宫中曾有多少如花美女
【注释】 1.“冬日”:指冬天的天气。四:数词,用于诗歌中表示节次。不:副词,否定。门;门扇。2.苦吟:苦思苦想地写诗。已:止,罢。 3.沽(gū):买酒。城中:城里。还:归还,这里作动词用。4.拥褐:披着粗布衣。起:起床。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读书人冬季生活的诗歌。前两句写他冬日不出门,苦吟不止,最后一句写先生起床后仍继续苦思苦想地读诗书,表现了作者对读书人的深深赞赏之情
诗句原文: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译文: 真正的知音实在是太难得了!音乐确实难以理解,理解音乐的人更难遇到,能遇见真正懂音乐的人,千年之中又能有几个呢? 注释: 1. 知音: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2. 难哉:感叹词,表示对某事的困难或不易。 3. 音:这里指音乐作品。 4. 千载:一千年。 5. 其一乎:之一的意思
注释:只要有酒可喝,就不必拘泥于世俗。在潦倒之时,何必与人事为伍? 赏析:诗人以“有酒但须饮,无世不可避”开篇,表达了自己对世俗的不屑一顾,认为世间万物皆为浮云,只有饮酒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接下来,诗人以“方其潦倒时,何与傍人事”一句,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豁达心态,认为只要自己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宁静,便无需过多地去关注外界的事物。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
诗句原文: 春日照城隅,罗敷陌上趋。 译文: 春日温暖的阳光照在城角,罗敷姑娘正在她的小路上匆匆行走。 注释: - 春日照城隅:春天的阳光照射在城角,形容春光明媚。 - 罗敷陌上趋:罗敷姑娘在乡间的小路上匆匆行走,罗敷是古代传说中的美女,这里指代一位美丽的女子。 赏析: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作品,描绘了春天阳光下,罗敷姑娘匆匆行走的场景。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
注释: 一度桃花岭,烟霞处处新。 - 一度:一次、一回。 桃花岭:指武陵源风景区内的一片桃花林,因景色秀丽,常被游人作为游览的目的地。 烟霞处处新:指整个景区山峦起伏,云雾缭绕,景色迷人,宛如仙境一般。 纵迷源上路,犹似武陵人。 - 纵:即使、虽然。 迷:迷失、困惑。 源路:源头的路,这里指进入武陵源风景区的道路。 犹似:仿佛、似乎。 武陵人:指传说中的渔夫和他的妻子,他们曾误入武陵源
【注释】: 平潭澹不流:平潭的水平静而流动缓慢。 寒影群峰集:冷清的影子聚集在群山之中。 斜阳一以照:夕阳斜射。 彩翠忽堪拾:五彩的云霞忽然可见。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幅平潭秋色图,诗人通过“寒影”和“彩翠”两个关键词来渲染出一种清冷、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诗中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态和行为,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平潭秋色的美丽动人,使人读后仿佛身临其境
诗句解析与注释: 1. 岁杪再得殿卿书却寄 - “岁杪”指的是岁末,“殿卿”可能是某人的尊称或别称。这里的“书”是指书信,而“却寄”意味着回信或回复。 - 译文: 在岁末再次收到你的书信并予以回复。 - 赏析: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收信人深深的思念和期待回信的心情。 2. 连札雁池来,春风锦字开 - “连札雁池”可能是指连续收到多封书信或消息,“笺”指书信,“锦字”则是一种装饰华丽的字体。 -
注释: 从军少年场,富贵归故乡。 羽林郎:指代年轻的士兵。在战场上,他们是英勇的战士;回到故乡,他们又是尊贵的客人。他们的一生都在为国效力,但当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地理解他们呢? 一拜羽林骑,鞍马自生光。 这是对他们的赞美。在他们的背后,是无数个家庭的期盼和支持。他们的成功,不仅仅在于自己的努力,更在于背后家人的支持和鼓励。他们的成功,就像那耀眼的光芒,照亮了整个人生道路
注释:自从我因病离职后,谁还说皇上对我恩疏?每次想到山林隐士,都满怀希望地盼望着皇帝的圣旨。 赏析:诗中“自戏”指诗人自己戏弄自己,自嘲。此诗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