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音千载事,君适赏心同。
从此三都赋,人传左太冲。
诗句原文:
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载其一乎。
译文:
真正的知音实在是太难得了!音乐确实难以理解,理解音乐的人更难遇到,能遇见真正懂音乐的人,千年之中又能有几个呢?
注释:
- 知音: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正确评价的人。
- 难哉:感叹词,表示对某事的困难或不易。
- 音:这里指音乐作品。
- 千载:一千年。
- 其一乎:之一的意思,表示在千载之中只有一个这样的知音。
- 贱同:轻视相同。
- 思古:思念古代的人或事。
- 储说:《史记·司马相如传》中记载的《子虚赋》和《上林赋》,是西汉司马相如的作品。
- 子虚:《史记·司马相如传》中记载的《子虚赋》。
- 秦皇汉武:指秦始皇和汉武帝,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
- 韩囚: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 马轻:指马援,东汉时期的名将。
- 日进前:形容进步很快。
- 遥闻声:远远地听到声音。
- 相思:怀念之情,此处指对古人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知音难寻的情感。诗人感叹知音难遇,认为理解并欣赏音乐的人极其稀少,能在千万人中找到一个真正懂得音乐的人,这本身就是一种幸运。这种感慨体现了对历史长河中那些能够相互理解和共鸣的人们的深深怀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古代文化传承的珍视。通过对古人作品的赞美,诗人展现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敬重以及对美好人际关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古代文人中尤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