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注释】 ①山房:指隐居的地方。②幸:有幸,有缘。③斗酒:一壶好酒。④伏雌:雌鸡。⑤君:对别人的尊称。⑥卵:孵出的小鸟。⑦且:将要,即将。⑧床下卵:指小虫孵化出的小鸟。 【赏析】 这首诗是说邻居老人的一只公鸡将孵小蛋了,我请他喝酒。诗人用“山房”“斗酒”写隐居生活的安逸,用“幸相劳”“不须满”写出诗人的谦逊和主人翁的大方,用“伏雌还”写出主人翁对客人的关心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二 杖 李攀龙,明代著名文人,与谢榛、王世贞等同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在文学复古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他的文学作品数量众多,对后世影响深远。李攀龙擅长古文,其作品多涉及游记、咏史诗等题材,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观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他的作品语言精炼,寓意深刻,深受当时文人墨客喜爱。 诗中“十载相携处,白云知几重。”通过描绘长时间的陪伴和白云的厚重
诗句:白首知经术,青袍见主恩。 为寻扬子宅,不到五侯门。 注释:白首,指年老,这里用来形容人年纪大了还坚持自己的学问。经术,指儒家经典和学说,即儒家的学问和技术。青袍,古代官员所穿的青色官服。主恩,指的是君主的恩典和照顾。扬子宅,扬雄的居所,这里代指有声望的人物住所。五侯门,指的是权势显赫的家族门户。 赏析:这首诗是明代李攀龙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作者对儒家经典和学说的坚守
注释:山房的书壁上写着:“夏日山房清,田作稍就次。衔杯自有真,高枕元吾事。”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在夏日山房书壁上写的一首绝句。诗人以清幽的山林为背景,以“山房”为题,表达了自己闲适、超脱的人生境界。诗中“衔杯自有真,高枕元吾事”表达了诗人追求真我、超脱世俗的崇高理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和赏析: 1. 诗名: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四 瓢。 2. 诗句原文: 山中无供养,时复饭胡麻。 不是桃源水,何人漱落花。 3. 译文与注释: - 山中无供养:形容诗人在山中没有世俗的供养和关怀。 - 时复饭胡麻:不时吃些胡麻(即芝麻)作为食物。 - 不是桃源水:暗示如果不是在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谁会有心情欣赏落花。 - 何人漱落花:询问谁能像诗人一样
【注释】 ①衲(nuò):即僧衣,僧人所穿的衣服。 ②扪虱:用手摸虱子。虱子长在人的头皮上,所以用手扪虱子,就可以把虱子捉出来。 ③山僧:指寺中的和尚。 ④衲衣:僧衣。 【赏析】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三首。此诗描写诗人夜宿东林寺,北风大雪大作,自己又穿着不堪入时的衲衣,冻得难以入睡,于是去摸虱子以取暖。诗中用“扪虱”这一生活琐事来表现诗人对世事的冷漠态度
注释: 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 其一 五岳图 远游何所佩,五岳真形图。 怪尔烟霞里,精光互有无。 赏析: 此诗为《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其一,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共四句,每句七个字,共计28个字。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远游何所佩,五岳真形图。”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游的追求和对于五岳真形图的渴望。诗人希望通过远游,领略到五岳的壮丽景色
在阅读了《和题郭山人五岳游囊杂录》之“觚”后,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李攀龙所表达的深厚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追求。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的分析: 1. 逐句释义: - “醉来市上眠,我觚不离手。”这句描绘了一个醉酒之后,在市井中安睡的场景,而手中的觚(一种酒具)始终不离手,表达了诗人饮酒时的放纵与自在。 - “本是高阳徒,逢人时乞酒。”诗人自比为高阳酒徒,即指那些好酒之徒
《白云湖上白云飞,长白山中去不归。君在几峰秋色遍,何人共结薜萝衣。》 这首诗描绘了长白山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首句“白云湖上白云飞,长白山中去不归”通过白云的飘逸与长白山的巍峨,展现了一幅气势磅礴的画面。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自己无法随同前往的遗憾。 注释: - 白云:形容云彩洁白、轻盈。 - 湖上:指在湖泊之上。 - 白云飞:比喻友人如白云般飘渺不定,难以捉摸。
【注释】:和子与留别 其一 “别酒”,饯行时所饮的酒。“故人”指作者的朋友;“留诗”,赠给朋友留念的诗;“古寺”,古庙;“湖上竹”,“清风”,都是比喻,用来形容作者的友情深厚。 【赏析】:这首诗是写与朋友分别时的情景。诗人在饯行时,两人举杯相劝,畅谈别后之情。友人临别时赠诗一首。这首诗就是赠别时的答诗。诗人在送别之际,面对故交,心中感慨万端。于是写下了这首答诗。 首句“别酒故人同”。饯别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