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霁郭开吾意,孤寻瘗血冈。 放春茸短短,翻野吹茫茫。 石颗蛇遗卵,濠围鼠养疮。 难忘随牧竖,飞雨在残阳。
馀雪冠岩峦,高高水上看。 笳音切云起,人语落溪残。 钓稳鱼痕长,晴完雁背宽。 引春文石径,梅气自生寒。
晴磴辉初眼,虚楼荡醉痕。 划洲如线水,卫郭落钟村。 逐鹜旗边合,群峰雪后尊。 留窥巢底月,井口出啼魂。
寒月满溪水,行吟僻更幽。 峰峦依郭曙,草树映波浮。 灯出捞虾岸,烟笼射鸭舟。 鼾声茅舍底,顾影复淹留。
初岁仍微雪,园亭意飒然。 高枝噤鹊语,欹石活蜗涎。 冻压千街静,愁明万像前。 飘窗接梅蕊,零乱不成妍。
牢落临溪宅,蹉跎抱古心。 老惊残岁改,醉恋远钟沉。 雁骛穿霄避,豺狼拥窟深。 犹期烽燧外,钟岭引孤吟。
单车冲雨去,花盛旧园池。 一径曾扶醉,三年得再窥。 香寒蜂避屐,影好鹊存枝。 飘梦东风满,安知主客谁。
红艳蕾初胎,依然手植梅。 年年花满眼,湖海一归来。 栏楯迷前赏,风香写独哀。 魂兮寻月下,应伴绕千回。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 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 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 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
陈三立(1859-1940),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九江修水)人。 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与谭嗣同、丁惠康、吴保初合称“维新四公子”。 光绪15年己丑(1889)进士,官吏部主事,期间曾参加强学会。 光绪21年(1895),弃吏部主事官职,往湖南协助其父推行新政,办时务学堂、武备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罗致了包括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在内的维新志士,湖南风气为之一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