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寻王深甫值其不在归寄此诗 几日欲出门,适此天和柔。 邦人皆异情,我忆从君游。 僻居正穷巷,冰水相交流。 旁舍代应问,檐鸟声啁啾。 士贫难自高,柴水劳深谋。 昂藏尘世间,何异川上鸥。 我能乘兴来,不能兴尽留。 清谈无由接,竟夕心悠悠。 注释: 1. 几日:几天。 2. 欲出门:想要出门。 3. 适此:恰好这个时候。天和柔:天气温和。 4. 邦人:这里指当地的百姓。 5. 忆从君游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韩愈的《寄王子直》。以下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 "三见登贤书,每有千人进。":三次看到朝廷发布的推荐人才的诏书,每次都有很多人被推荐。 - "少年盛名声,高士离幽遁。":年轻人因名声大而远离隐居生活。 - "吾怜王子秀,屡黜曾不近。":我同情王子秀,他屡次被贬职却依然不疏远。 - "栖迟困家食,屈首仕州郡。":他在家闲居度日,低头屈服地为州郡服务。 - "始疑造物意
瓜步 瓜步山上苍翠的树林,山下是蜿蜒的瓜步水。 想起当年魏国皇帝,曾经带领百万大军驻扎在此。 喝马江水浑浊不堪,扬军旗于朔风之中。 经营征战最终无成,叹息遗憾有遗恨。 常常畏人不敢去,默默地过了五纪。 大江横亘南北,天意本来有时偶然。 可惜奸雄之才,割据争雄虎视眈眈。 如果没有神武将军,谁能够统一书轨? 我听说清流之战,王业实在开始奠基。 楼船蔽塞天空而来,天堑才一苇可渡。 当时东流的波涛
【注释】 昔:过去。 沈邱门:地名,这里指王深甫的家。 不盈里:不超过一里。 蓬蒿:蓬草与蒿草,泛指野草。 三径:三条小路,常用以比喻退隐生活的简朴和清贫。 颍:即颍水,流经今河南、安徽等地。 陋巷:简陋的房屋,这里借指隐居生活。 次卿:指王深甫的弟弟王安国,字君况。禄仕:做官。 娟娟:形容女子容貌秀美。 长女久生齿:大女儿已出嫁,小女儿尚未长大。 侁侁(pīn pīn):形容众多貌美的女子。
寄王子直 王孙意气壮,文武两自适。 著书轻古人,时论有马癖。 尘埃间何阔,陋巷稀轶迹。 西郊秋欲分,风露朝暮积。 岂惟弓矢劲,况乃鹰隼击。 何当共驰骋,一见万夫敌。 注释: - 王孙:贵族或高官的子弟。意气:志向与气概。 - 着(zhuó)书:写书。重:重视。 - 时论:当时的议论。有马癖:喜爱骏马的癖好。 - 尘世:人间。阔:广阔,宽广。 - 陋巷:贫寒之家。稀:稀少。 - 西郊:指西边郊外
注释: 1. 鸡鸣行问津:在鸡叫时出行,向人询问渡口在哪里。 2. 日昃未得休:太阳已经偏西了,但仍然没有休息的意思。 3. 高山有悬车:山上有可以悬挂车辆的地方,形容道路险峻。 4. 深水时泛舟:深水中有时可以乘船。 5. 二殽避风雨:二崤(指崤山和华山)是古代的地名,这里用来代指旅途中遇到风雨。 6. 太华行清秋:太华山是古代的名山,这里用来形容秋天的景色。 7. 旅游月魄毁
诗句释义 (1) 曹子三败辱,卞和再刖悲。 - 曹子:指春秋时期的曹刿,因三次战败而受辱。 - 卞和:楚国的玉工,因被误解为欺诈而被砍去双脚。 - 三败辱、再刖悲:形容两次遭受重大打击,非常悲痛。 (2) 自古鲜其然,今子何似之。 - 自古鲜其然:自古以来很少有人能够承受这样的打击或挫折。 - 今子何似之:你如今的情况与历史上的人有什么类似? (3) 历块误一蹶,千里差毫厘。 -
这首诗是王令写给友人王深甫的诗,表达了诗人的忧虑和感慨。 我们看到第一句“怪君未坦然,尚尔交忧喜。”这里的“怪”可以理解为惊讶、不解,而“未坦然”则表示诗人对朋友的心情感到困惑,不知道为什么朋友会感到如此担忧和快乐。 第二句“昨来赦书下,拔滞先贤士。”诗人提到了昨天收到的赦免诏书,这可能意味着他的朋友因为某种原因被判刑,但现在已经得到赦免。 第三句“宁令有道卷,近自吾人始。”诗人表示
注释: - 昔贤常夺鬲,彼圣犹伐树。物情喜崎倾,直道每龃龉。 - 古代圣贤们曾争夺过鬲(一种古代的炊具);圣贤也像伐树一样地反对他们的敌人。 - 况兹浑浑川,翻覆不可据。风波一生忧,忠信多逢怒。 - 何况那浑浑的江流呢?它翻腾不定,不可依傍。 - 阴虹架层云,雨气生寒冱。操舟虽云神,失势嗟已屡。 - 阴暗的彩虹搭在层层的云彩上,雨气冷而湿润。即使是驾轻舟也能行云流水如神仙一样。 - 早师漆园学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描绘了作者的官场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句释义: 1. 帝都冠盖区,百吏鲜闲暇。 2. 学省独优游,儒冠足休假。 3. 腊前辱飞书,雨后果迂驾。 4. 远道靡告劳,心期莫予诈。 5. 三年坐穷山,物色多可讶。 6. 鹤林失昭师,演门吊两谢。 7. 素交怅倾盖,陈迹空怛化。 8. 孤吟不逢人,默坐常逢夜。 9. 朱丹亲簿领,虫旱视禾稼。 10. 全人犹瓮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