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攽
【注释】 苦:愁闷;悰:欢乐。 无俗虑侵:没有世俗的烦扰。 山林往:向山里进发,即归隐山林。 习静憎禽响:在静中讨厌鸟声。 胜尚:美好、胜过。 【赏析】 此词为作者晚年所作。上片写春日游赏之兴会,下片写归隐林下之志趣。全篇以“春”字贯穿,写尽了游赏与归隐两重情怀。起首两句,直抒胸臆,说人年老大,愁闷已极,只有春风的来临,才使人暂时感到一丝欣慰,于是便有心情去欣赏春天的美好景色。“念无俗虑侵”
【注释】 寄王深甫:写给王深甫的一封信。公绰:指王深甫。志不欲,意为有远大的抱负,但志不在高官厚禄。滕薛:春秋时期滕国、薛国。非所居:不是自己应该去的地方。黄香脱枳栖:典出《后汉书·黄香传》。东汉末年,黄香从小学习,长大后,在官府做官,有一次,他的母亲病了,父亲出差在外,他就把家里的活都揽了过来,为母亲煎药烧水,侍奉汤药,一连几十天没有休息过。后来,母亲病好了,他怕耽误了工作
【解析】 1. 本诗首联点明时间,“早春”,说明诗人已经过了初春时节;颔联“三见”表明时间之长,春花换代的频繁,“春华换”即春意更替,暗示时不我待。 2. “早闻知命言,岂敢窃自叹”:听到有关于天命的话,怎敢自己哀叹命运?“知命言”指对天命的认识。“自叹”是自我感慨。 3. “樗老谢雕刻”句意为:年迈的我谢绝了雕刻。“樗木”为朽木,比喻无用之人,“雕刻”指雕琢、装饰
寄老庵 兹山韫奇胜,四野穷眺览。近峰擢矛剑,远巘矗莲萏。云霞发光彩,气候变舒惨。啼禽不能名,秀芳多可揽。招提就丘壑,初地首铅椠。精庐烂金碧,净供欢藜糁。佛香昼绵绵,法鼓晨紞紞。林风忽飘摇,天乐随簸撼。灵泉初发蒙,温液遂盈坎。异源判炎凉,及物万尘黕。西南江路永,水墨画色淡。沤鸟破青冥,帆樯出葭菼。吾人事探讨,绝境更平澹。悟真心自知,得隽首独颔。剪茅地夷爽,筑基土强鹍。长松启门扃,怪石列窊窞
注释: 1. 潼关:位于今陕西渭南市潼关县,是秦、汉、隋、唐等朝代重要的关口。 2. 苍苍山:指高大的山峰。 3. 浑浑流:指宽阔的河流。 4. 两崖类筑甬:指两边的山崖像城墙一样坚固。 5. 中道才容辀:指道路中间只有一辆车的空间。 6. 关门密相望:指关隘之间相隔很近。 7. 设险非一秋:指修建关隘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 8. 借问前代人:询问以前的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9. 屈指嬴与刘
【注释】 之官汝州:赴任汝州。之:到,往。汝州:今河南临颍县。 舟中作寄都下:在船上作诗以寄语京城的亲人。汝州位于长江北岸,而京城洛阳在长江南岸,故说“寄都下”。 惮(dàn):担心,惧怕。 弱力:指体力不足,力量薄弱。 远谋:高远的计谋。 代耕:指代耕公田。 抱微愿:抱着微小的愿望。 儋(dān)石:贫瘠的土地。 素心:质朴的心性。 慕:仰慕,羡慕。 既往:已往。 有道:通达事理。 自:从
汜水关 在洛阳东北,为古代交通要冲。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期间,反映了当时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译文】: 四周山峦环绕如同屏风,土色像坚石一样坚硬。 青冥之间积着雾霭,古道上露出天空的缝隙。 虎牢关多么险要,飞鸟都难以飞过。 狭处只能容纳一辆车,天形正修直。 走了十里山路,路与洪河相连。 惊涛骇浪冲走狂沙,澒洞踏空虚壁。 寒光照射着脸庞,噤声的蘖草躲避剑戟。 殷红如地雷般从地下爆发
寄王掾 壮齿行九州,智当任百忧。 常慕马将军,又怜定远侯。 汩汩州郡役,奔走无停留。 朝与簿书期,暮从农夫游。 尽力蒿艾间,令人愧前筹。 会计与牛羊,古来悲孔丘。 王卿与我同,岁晏方田畴。 乌攫道傍肉,貂馀身上裘。 西风木叶零,清雨天地秋。 归来共尊酒,欢言役车休。 注释:1. 壮齿:年轻时的壮志,意指有为青年。2. 智当任百忧:拥有智慧能够胜任各种困难和忧虑。3. 常慕马将军
注释: 1. 扬子云 - 扬雄(字子云),西汉著名的辞赋家、思想家。 2. 著书恬势利 - 他专心致志地著述,不为势利所动。 3. 家贫官不达 - 因为家贫不能做官,所以仕途不顺利。 4. 宾客罕肯至 - 很少有宾客愿意来拜访。 5. 时复好书者 - 有时喜欢读书的人会来与他相谈。 6. 问经义 - 询问经书上的义理。 7. 千载故寥寥 - 千年之后仍然很少有人。 8. 吾人一何似 -
【解析】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八句。首联写自己决意千里远游,极当何日归家;颔联写整天仍然关着门,室内的人和门外的物都显得疏远;颈联写北风吹拂着高高的蓝天,使鸟儿飞向远方;尾联写自己呼唤友人,而朋友却音讯杳然,自己与朋友相隔遥远,不能相聚,所以感到惆怅、悲伤。“我呼君应闻”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这一呼一应,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答案】 ①决意千里游:决心要远行